第一百四十三章 拦河劫商-《明贼》
第(2/3)页
当天中午,李信便亲自带了上百曾敢的护兵,又召集了附近的军户一齐开赴雁河边。与此同时,镇虏卫的仓场也开始一大车一大车往河边运送着木料、茅草、砂石等物。
两天不到的功夫,便在雁河距离卫城最近的点,夹起了数百丈的木栅栏,九丈高的一座塔楼拔地而起,旁边还盖起了一座能容纳几十人的简易房屋。
隆冬腊月土地封冻施工不易,盖的房子搭的塔楼也都没有坚实的地基,虽然强度勉强够用,却也都是一些只能使用一冬的临时建筑。等到明年春天,这房子和塔楼恐怕还得拆了重新建。
军户们都是穷苦日子过惯了的,这种费工费料的事,看的他们心疼不已,镇虏卫本就被折腾的破败不堪,怎么能再经得住如此败家?但败家归败家,人家总兵大人高高在上,就是将整个镇虏卫都败坏光了,他们又能说什么呢?
一开始有人以为总兵大人准备在雁河边建一个围猎场。但是很快李信接下来的动作让他们打消了这种想法,一支全副武装的百人队正是驻扎于此,同时一张硕大的木板被钉在了雁河边上。
军户们都不识字,围着木板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上边刻得那十几行大字是什么意思。
雁河春夏秋水量都不小,到了冬季封冻,厚厚的冰面便成了商队与过往军户士兵同行天然的道路,时间久了,即便机场大雪将冰面覆盖的严严实实,一样踩出一条曲折蜿蜒的路来向呗而去,直通镇虏卫所属最北侧边墙的新安堡。
只见河面上支起了几个原木交叉钉成的架子,数根横木横架其上,将雁河拦腰斩断。太阳已经有了落山的架势,散发的光辉呈现暗红色,开始变的有气无力。总兵大人并没有下令撤走,军户们不敢擅自离开,都聚集在雁河南岸清理出的空地上,抱着膀子看热闹。
这上百军卒都是曾敢带来的护兵,原本对李信并不服气,但在经历了野狼口遇袭以及智擒顾通一事之后,已经一改往日不合作的态度。世事便是如此,永远都是成王败寇,只有不断的取得胜利才是一个人于乱世之中的立身之资本。军卒护兵们按照要求,一遍遍按照演练着各种动作。
包括挪木雁河上的头架子,以及其他人如何配合等一系列……
就在大伙忙活的热火朝天之时,远处随着西北风传来了阵阵号子,喊的什么听不太清楚,但是有经验的军户都知道,这是北上出塞的行商来了。
果真,片刻功夫便见到为数不少的车队正沿着雁河往自西南而来。李信瞳孔猛然收缩,暗暗冷笑,来的当真及时,就让你们尝尝物资禁运的厉害吧!
李信一挥手,雁河上的军卒们立即停止了演练,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据说这些行商一个个都是为了钱而出卖大明朝的汉奸,收拾起他们来自然都是人人唯恐落后。
离着老远便有军卒呼喊令车队停止,更有一队几十人的马队骑兵呈战斗阵型,直驱而去,不断在车队两翼来回游弋,示意他们立即停止前进。至于,原木栏杆后面的军卒则都一副如临大敌的状态,雁翎刀在手,似乎只等一声令下便冲杀过去一般。
商队规模之大连李信都大吃一惊,他坐在马上举目望去,竟似一眼望不到尽头。每辆大车更是分量不轻,所过车辙痕迹深达数寸。车队初时并没有依言停止前进,同时有一群群壮汉们分列两旁,似乎便是护持商队安全的壮丁。最终,前导队伍于原木栏杆前堪堪停住。
一名看起来似乎是主事的中年人来到队伍之前打探消息。只见他还算客气的躬身施礼。
“不知军爷们所属是哪一卫?”
李信与军户们站在一起,并没有出面,在雁河上主持大局的是一名小校,如果顾通此时此刻在沿河边上,定然一眼便可认出此人是那日与之周旋的皂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