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大气治理过程大同小异,总体算来。国外发达国家在大气治理上一共花了50多年时间,在这期间空气净化器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发展。至八十年代末期美国工业巨头西屋,通用等企业对空气净化器行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使空气净化器的销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在整个八,九十年代空气净化器在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一个每年近百亿美元规模的市场,而国内许多人直到新世纪之后,才知道国外居然有这么一个行业。
苏良宇点了点头说道:“我准备回国的那段时间,美国多地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电视上说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那时空气净化器引发了一场抢购热潮,当时我还打算买了一台来着。”
“小远打算生产这个?”苏良宇问道。
梁远点了点头说道:“实验室把交流电机控制技术搞出来,只用到无叶电风扇上可太浪费了。像电机的无级变速功能用在空气净化器上才是最合适的。”
空气净化器看似简单,这东西要是想做成一流产品,需要的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最起码把各种监测空气质量的传感器,用芯片整合到一起并提供直观的显示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空气净化器的一个重要数据就是换气量。每小时可以净化多少立方米的空气,这方面到是和梁远搞的空调扇挺象的,空调扇是抽取空气通过冷水帘,降温后排出,空气净化器也是抽取空气,强行使其通过预先设定的过滤层。然后排出洁净空气,对于梁远来说高效的吸气风扇可以交给自己老娘,但高可靠性的安静电机国内根本就没有。
空气净化器不比空调扇,空调扇在国外属于一百美元以下的低端产品,国产电机还可以将就,梁远打算把空气净化器打入到国外主流家电市场,产品的售价可能会超过300美元,因此梁远不可能容忍这种明显缺陷的存在。
“小远你还不知道吧,空气净化器在美国被家庭化,大气污染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hepa技术被大量应用在集成电路,医药、食品等行业所需的高等级洁净室上,美国几大著名的工业集团在相关技术上投入了巨资,为了分摊成本相关的工业集团这些年一直在推广空气净化器家庭化,进而扩大hepa技术的应用范围。”
在苏良宇看来,梁远和普通企业家区别最大的地方,就是梁远从来不考虑产品生产规模、产量之类的数据,而是在某种技术上取得突破之后,会尽量榨取这种技术的使用价值,拓宽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和国外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做法十分类似,像交流电机的调速控制系统,也只是梁远为了扩大单片机的应用范围而搞出来的东西。
“小远,你的想法很好,和国外一些企业对新技术的运作方式很像,关键是我们去哪里搞hepa技术?”
“嘿嘿,老苏你就不用变相夸奖我了,所谓的hepa技术听起来挺唬人的,0.3微米以上的过滤效果能达到97%什么的,听起来像是很高科技的样子,其实这东西的原料相当简单,就是满大街都是玻璃纤维,在通俗点说就是化工行业做实验用的滤纸的变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