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天命何在-《汉魏文魁》


    第(1/3)页

    这年月的人们大多相信灵魂具备相当的独立性,即人的思想、记忆和本我意识并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甚至**的腐朽而彻底消亡。?    ?    w?w?w?.儒家礼敬先祖,其实与上古的灵魂不灭、先灵永存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孔子本着相对严谨的治学态度,并不明言而已。但是随着后汉谶纬之学的风行,再加佛教思想的传入,灵魂不灭甚至轮回的说法逐渐甚嚣尘上,所以到了南朝,范缜要特意去写一篇《神灭论》来加以反驳。

    故而是勋说“寄魂”,是复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这年月相关“离魂”、“招魂”乃至“寄魂”的传说本来就满坑满谷,九州风传。

    但对于是勋所言“千年后人,寄魂此世”,是复便搞不明白了。这年月人们普遍的时间观念都是单向的、连续的、均匀的,当然仅就人世而论,若涉及传说中的神仙,则时间流逝并不均匀的传说也不在少。南朝任昉《述异记》中,即记有“烂柯”的故事: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就是说一个叫王质的人进山伐木,看见神仙下棋,并且吃了一枚仙丹,结果他感觉只是极短的时间,转过头去一瞧,自己所携带斧子的木柄全都烂光了。出山以后,现认识的人也全都死绝——其实已经很多年过去啦!

    魏晋玄学产生之后,这类传说绝不在少,而在这曹魏黄初年间,玄学才刚萌芽,学界有其****,类似传说并不普遍,却也不至于使一位读过书的贵介公子瞠目结舌,彻底莫明所以。

    但这只涉及到了时间的均匀性。或者也可能歪曲了连续性,但不涉及单向性。要是对是复说,有千年前人魂寄千年之后,他当即便能领悟。但要说千年后人魂寄千年之前……这时间也是可逆的吗?子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向低处流,难道可以逆向吗?

    然而后世人若评论起来,或许是宏辅才是“谈空说玄”的祖师爷吧,因为他时常在诗文中掺杂进一些后世的宇宙观、时空理念。时人多目为寓言、譬喻也,却也可能因此而推导出一条通向玄学甚至宗教的途径。对于老爹的《物理初言》,十句话里是复看不懂九句话,抑且毫无兴趣,但对于那些踏空说玄,日夕常有接触——说白了,是复很难破除时间的单向性思维,但并非完全不能接受,经过是勋的教育和潜移默化,他的思想还是相对比较开放的。

    况且是勋张嘴先说:“将有语汝。毋以为荒诞也。”然后是:“大道渺茫,人所莫测。”打过预防针了,这世界上什么诡奇的事情都有可能生,你别当我是临终前的胡言乱语啊。所以是复愣了一下,便即回答说:“儿未尝信,然阿爷若云有,当有。”

    是勋自嘲似地微微一笑,换了个角度去谈问题:“若汝在此世,魂寄于春秋之时,又如何?操董子、郑子之说。乃可与圣人谈儒矣;以孙、吴未著之学,乃可与曹刿论战矣;诵《离骚》之章,则楚之文,亦尽在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