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吾何有私-《汉魏文魁》


    第(2/3)页

    做人一定要站稳立场,站定脚跟,要明白谁是你的敌人,谁能够做你的朋友,然后一步步于无形间充沛自家的力量,即可立于不败之地。当自己还游离于主要政治集团之外的时候,遭受排挤是正常的,贸然发起反击则必然失败。

    是勋心说好一位政争高手啊,他这些话,就有些红朝太祖爷语录的味道了……故此与诸葛亮商量,定下了设宴拉拢谯沛集团的方略。

    此外,曹宏还给是勋介绍了一个人,说我远在外郡,很难帮得上你,此人见在都中,曾与我有旧,你可前往相访,必能有所裨益。是勋瞧了那人的名字,先就是一愣,心说这家伙靠谱吗?还有,天南海北的,他又是啥时候跟曹宏扯上关系的?

    再一想,怕什么山高水长,怕什么蛮荒域外,即便这年月,只要有足够的动力,照样能够大半个中国走透透。刘备从幽州起兵,花了半辈子守青州、下徐州、转进荆州、窃取益州,那都算不了什么;想想刘巴刘子初,短短数年间即自荆北而下荆南,流亡交州,复徙益州,为了躲刘备,他容易嘛他(可惜,到了还是没能躲过去)……

    那么谯县的曹宏,转居徐州,认识一个从并州迁至幽州的士人,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啦。

    此人非他,正乃曾与是勋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位貌似只有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的公孙瓒之亲信——关靖关士起是也。

    先前公孙瓒困守易京,遣关靖赴许都求赦,其实是想让曹操帮忙牵制袁绍。是勋给关靖出主意,要公孙瓒放弃易京,退与张燕合,“陆梁冀州”,关靖犹犹豫豫的,很明显舍不得坛坛罐罐,要因小利而失大势。是勋一瞧是这种情况,干脆请董昭伪造关靖的笔迹,写信给公孙瓒——公孙伯珪就此逃出生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勋不但救了公孙瓒一命,也算救了关靖一命,因为根据史书记载,此人最终是殉了公孙瓒,被袁绍所杀的。

    且说关靖赴许以后,即为曹氏软禁,要待公孙瓒逃离易京的消息传来,经过反复求恳,才被放归其主。等到曹操夺取冀州,公孙瓒、张燕的兵马都被收编,自身则被曹操掳回来吃闲饭,关靖就此跟着公孙瓒回到了许都。

    因与袁绍对抗,朝廷不但赦免了公孙瓒擅杀刘虞之罪,还加他前将军号——当然啦,那不过一个虚衔而已。但是关靖却辞了前将军长史的职务,公孙瓒欲表他为中郎,亦遭婉拒。关靖那意思,将军已无争雄之力,身在许都,但无妄念,即可如泰山之安,我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不如返回老家太原隐居去吧。但是公孙瓒坚决不肯放他走,说我在都下并无友伴,你在太原也无亲眷,咱们还是继续抱在一起取暖吧。即在前将军府旁购一小院,给关士起居住。

    所以如今的关靖,无官无职,只是日常受前将军接济的都下一普通士人罢了。

    是勋跟关靖接触过,知道这家伙仪表是堂堂的,口舌是便给的,脑子不能说笨,可也瞧不出什么大智慧来——这家伙真能够帮上自己的忙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