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8章 帝王心-《侠行水浒》


    第(3/3)页

    眼下梁师成推测赵不凡与童贯的矛盾是因为赵不凡最初选择依附蔡京而起,皇帝赵佶自然也就认为,那是因为他当时有意让蔡京重掌权柄,从而才使得赵不凡卷入争斗,慢慢与童贯结怨。

    想到这些,赵佶闷了许久,悠悠地叹了口气。

    “赵不凡是那个人的亲传弟子,朕与皇后也是极为喜爱,如今他与童贯结怨,朕也确实有些责任,但朕要保住赵家江山,不得不为,今后多加补偿他便是了!”

    梁师成不好针对这件事多话,迅速转移了话题:“陛下心怀仁义,体谅臣下,正是一代明君,哪有责任之说,今日又惩戒了童贯,让他也尝尝被胁迫的滋味,已然是给予赵不凡足够的恩义了!”

    听梁师成说起今天的事,赵佶心里的气又是不打一处来。

    “我不仅仅是气童贯坑害赵不凡,更气蔡京欺骗朕,朕心知他当初推荐八大都监是为了平衡京师附近的驻军守备,避免军权太过集中,可从今天的局面看来,他推荐的这八个都监显然有问题,恐怕就是些凑数的酒囊饭袋。可当初赵不凡出征前,朕还苦劝赵不凡带八都监去讨贼,当着满朝文武说他们文武双全,你让朕这张脸往哪儿搁?

    更可恶的就是童贯,他已经知道朕有心培养赵不凡,却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而且在明知八大都监有问题的情况下,还竭力向我推举,设局胁迫赵不凡,这岂不是摆明了戏弄于朕?可曾把朕放在眼里?朕觉得就是往日里对他们太好了,太宽容了,这才导致现在什么事都瞒着朕不说,还玩出花样来,公然戏弄于朕,这次让童贯出征,就是要好好惩戒一番!”

    这话让梁师成听得有些疑惑:“陛下若是想惩治童贯,何不直接揭穿,那不是省事很多?”

    赵佶眼睛一瞪,没好气地道:“朕若是真的揭穿了他,他还有活路?阴谋迫害朝廷重臣外加欺君之罪,若是当着满朝文武公开,朕不杀他还怎么服众,还怎么驾驭群臣?那明天蔡京派人直接杀到童贯府上,朕是不是也只能眼看着,随他们乱来?”

    说着,赵佶叹了口气,转头看了看跟随自己多年的梁师成,无奈地道:“童贯与蔡京终究有功,如果当年没有他们,朕这江山也坐不稳,彼此相交这么多年,朕自不会做那过河拆桥的事,不到万不得已,朕怎么会杀他们,况且童贯对朕也是忠心耿耿,多年来南征北战,功劳不小,手中又握有军权,哪里是说动就能动。

    自朕登基以来,先是有权臣不满朕登基为帝,与朕斗得天翻地覆,随后又是先帝遗留的党争问题搅得朕精疲力尽,如今的朝堂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形势明朗,几方势力互相制衡,可算是让朕过了些安稳日子,实在不想折腾了,近来扶持蔡攸等人限制蔡京,也不过是想让蔡攸取代年迈的蔡京罢了,蔡京终究已经老了,总要有人接替他!”

    梁师成轻叹一声。

    “陛下近来不是想扶持赵不凡接替蔡京吗?怎么又有意纵容蔡攸那个不孝子呢?”

    赵佶摇了摇头:“赵不凡很聪明,可他太年轻了,统兵打仗确实可以,但你确定他坐得稳蔡京的位置?那张叔夜也能征善战,当初朕也扶持过他,可他上来之后给朕搞成什么样?他确实看到很多问题,迅猛革新,朕最初何尝不支持他,连他说不准你梁师成代朕起草圣旨,不能有先盖大印后填文字的圣旨或公文存在,朕不是也允诺了?

    结果呢?不但朕忙得整日连歇口气的时辰都没有,反而惹出天大的动乱来,各地官员联名上奏,朝中大臣整日怨声载道,杀头都杀得手软,最后改变了什么?他要整顿吏治,朕也没有意见,还勒令你都收手,不准再悄悄敛财,可他张叔夜至少要解决好后续问题,惩治是好事,可怎么能让朝廷事务都没法正常运转?

    当年的税收下降五层之多,连军费都难以开支,满朝文武乱成一团,让朕怎么收场?如果不是紧急召回蔡京为相,恐怕这天下早就乱套了。后来蔡京稳定政局,朕又给他机会,本意是希望他能起些制衡的作用,结果他却反被蔡京抓到把柄,把自己弄得不上不下,朕知他是个忠臣良将,怕他死在争斗中,这才让他去做海州的知州。

    如今的赵不凡又与张叔夜何其相似,虽说他更加年轻,统军打仗也有天分,人更是很聪明,可他终究还需要磨练,而蔡攸就是最好的过渡人选,这人别的本事没有,但能讨朕开心,也知道朕要的是什么,他有办法制衡各方势力,让江山稳定,让朕能安安心心地吟诗作画,过几天舒心日子,这就够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