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一二三-《重生之蒲苇如丝》


    第(2/3)页

    于是因着吊唁客人的纷纷上门,这场一触即发的冲突暂时似乎消弭了下来。而陈濯与如姒夫妇跟在燕家人身边,更让石家长房众人看着眼里冒火,却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就算是爱子如命的石大太太和终身活寡在望的翠柳,这个时候看着身孕八个月,大腹便便却面容红润的如姒,也只能将满腔的怨愤都化在为了石老太太新丧的嚎哭之中。

    两三天的丧事下来,这对长房的婆媳倒是赢得了不少“孝顺重情”的赞誉。

    而如姒这个三房继子媳妇,怀着八个月的身孕,只露了一面,就又匆匆离去。临走之前向着长房平静无波地看了一眼,连翠柳都气的心火上冲。但顾忌着眼前的场面,竟然还是不敢说什么。

    石仲琅的事情早已传开,吊唁的客人们大多心照不宣,但也无人提起。毕竟石老太太的丧事在前,死者为大。最重要的是这事情实在不光彩的很,就算出手的人不是如姒,石贲将军的同僚故交们也未必好意思去提议找人家报复。

    毕竟石仲琅从小院子里被推出来的时候身边还有两个狐朋狗友,人人身上都有催.情的药。换句话说,就是三个人想去摸黑轮.奸人家清清白白的大姑娘。那被人打残了能怪谁,就算是打死了对方的罪也是不重的。

    好容易三天停灵出殡,丧事最要紧的环节完了,石家长房众人才有体力再闹着要找如姒算账,只是这时候的气势已经大不如前。

    而石贲将军在这三天里已经与素三娘子商议过,对这件事情表示中立不参与,没必要把事情揽上身,反正以陈濯和如姒一贯的作风,应该是已经准备好应对之策了。

    果然,在石大老爷等人得寸进尺地想再要求石贲将军派亲兵去抓陈濯如姒之前,陈家已经再度主动拜访,送上的不是礼单也不是拜帖,而是两份京兆衙门加了印的誊写笔录。

    品红带着品蓝、夏音和两个如姒专门从天行镖局重金请来的保镖上门,恭敬平静地给石家众人行了礼:“石大老爷,婢子过来是带我们家夫人的口信。府上的二少爷带着两位贵友潜入我家夫人的义妹、采菀姑娘的宅邸,意图下药并通行不轨,在京兆衙门里已经都招认了。这里的供状,是府上二少爷的两位贵友亲口承认,京兆衙门的大人们说,这已经是铁证如山了。但府上有大丧,各位也都是长辈,我家大爷与夫人实在不好当面请教,毕竟府上二少爷做出这样事情来,对府上的名声和诸位长辈都不光彩。所以我家夫人的意思是,府上若是能立个文书,保证以后二少爷不会再对采菀姑娘有所不轨,那么为了三将军的颜面,采菀姑娘可以撤状子。若不然,国法总是大于人情的,那一切就是公堂上见。”

    品红是燕三夫人调.教出来的大丫鬟,自小就长在桓宁伯府,很是见过些大场面的。虽然在如姒身边平素言笑不禁,好像说惯了三亲六故的八卦故事,但此刻代表如姒和陈濯过来传达这个意思,也是沉着冷静,清晰平稳,有模有样。

    按说这样的事情,并不应该由一个丫鬟来传话。但这事情也实在是尴尬的很。陈濯和如姒说起来与石仲琅可以算是隔房的兄弟,但因为陈濯是独子,所以石贲将军也没有将陈濯改姓或者纳入石家族谱,因而从礼法上也是介于两者之间。可以说是兄弟,也可以说不是。毕竟陈濯没有改姓,也不入族谱,将来石家分家或者财产传承也与他无关。所以如今石老太太过世,这个孙辈的孝期,陈濯和如姒其实也可以不守。

    而石仲琅的案子又这样不光彩,石大老爷夫妇可以向着石贲将军要死要活,也觉得可以将陈濯和如姒抓来逼问追责,到底在潜意识里还是认为他们既然是素三娘子的儿子儿媳,那就是石家的晚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