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岔道-《我家的大明郡主》
第(2/3)页
张昺,这位曾历任大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北平布政使的高级官员具备相当稳健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行政手腕,在他二十多年的宦海仕途中,曾处理过无数棘手的麻烦事,但他知道,今天要面对的事情,才是他这一生中最艰难的考验。
朱红色的王府大门打开了,一员红袍的王府官员从门里走出来。望着眼前严阵以待的官兵,他泰然自若地张望了一番,径直向士兵们走过去。一个军官上前去问了几句,小跑着回来报告:“张藩台,他是燕王府的长史,奉了燕王的口谕前来传话的。”
张昺和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对视一眼,张昺缓缓道:“让他过来。”
长史被带到了张昺面前,他行了个礼:“张藩台,谢指挥使,二位大人明鉴:燕王殿下乃朝廷亲贵,当今皇上的叔叔,身份尊贵。你们无端出动城卫兵马包围王府,冒犯亲王,以下犯上乃大逆不道之罪,燕王殿下已具折向朝廷弹劾二位了。。。”
张昺不耐烦地打断了长史:“贵官不必再啰嗦了,我们的来意,早已向王府宣明,我们奉了朝廷旨意,要逮捕王府中不法的官员和将校,朝廷的诏书和人犯的名单,我们也早给明示了。现在本官只问你一句,王府是打算交人,还是不交人?!”
被张昺凌厉的气势所震慑,那长史退后了一步,他放软了声气:“藩台,朝廷的诏书王府已经看了,王府将奉诏行事。诏书上所提及的四十五名不法官员和将校,王府已经将他们缉拿,请张藩台和谢将军入内查验便是。”
张昺松了口气,能不动刀兵地完成朝廷的诏书,那是最好了。这数十名官员和军官都是燕王府的中坚亲信,这批人被捕了,燕王就被剪除了党羽,纵有反心也闹不出什么花样了。
“燕王殿下深明大义,大义灭亲,本官深为佩服。来人,陪我入王府,查验钦犯。。。”
“张藩台,且慢!燕王殿下只请您和谢都指挥使大人二位大人入内,并未提及其他人。”
张昺停住了脚步,他冷冷道:“本官奉皇命而行,燕王府竟敢阻挠?”
那管事低声下气地说:“张藩台言重了,您和谢大人是朝廷大臣,自然可以进去,但其他闲杂人等,就不要进去了,这也是为了王府的体面。。。藩台,您统带这么多兵马进去,乱哄哄的,人多手杂,万一损坏了府中的物品,冒犯了府中的女眷,闹出什么事端来,到时岂不也是大人您的麻烦?燕王府已经奉命了,还请藩台大人也行个方便吧?”
张昺望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北平都指挥使谢贵,这位外表粗莽的将军拱拱手,说:“末将唯大人马首是瞻,一切遵命行事。”
这时候,张昺犹豫了,望着那洞开的王府大门,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按照历史原先的轨迹,接下来,他会听从王府长史的劝告,与谢贵二人孤身走进燕王府,然后,他们会在里面被王府安排的伏兵抓获,坚决不降,最后二人都被杀害,而因为失去了领头的人,包围王府的军队也将溃散。然后燕王起兵谋反,经过了持续四年的艰苦而残酷的靖难战争后,他击败了建文帝指挥的南方军队,夺取了大明帝国的江山和国土,奇迹般成为了大明王朝新的帝皇,然后开创一代盛世——历史,那个时代被称为永乐盛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