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隐忍-《重生军营成长记》
第(3/3)页
“而且在朝鲜战争的时候,我们和美军的武器是没有代差的。所以虽然我们的伤亡人数要多于美国人。但是通过人的消耗可以弥补我们在装备和武器上的不足。但是从海湾战争就可以发现,我们和美军已经出现了代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从伊拉克被打得那样惨就可以知道,人命已经无法弥补在装备实力上的差距了。这场战争告诉我们。如果要比人的话,不能只比战场上的人了,还要比战场下的人力。诸如武器的研发、后勤的保障。这些方面人力的有效运用更加地影响到战场上人力的发挥。所以在我们的武器装备取得突破,打破代差之前。我们的政策只能是控制冲突,避免战争。”
来自后世的沈一一当然对于这个时候最高领导人的处世风格与哲学十分清楚。虽然有很多人对于他的“严防死守”“闷声发大财”之类的发言有很多非议。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正是由于他的运筹帷幄忍辱负重,才为我们的国家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他在这十来年中打下的各种基础,在他离任后保证了中国的经济和科技长达十数年的高速发展,一直到沈一一穿过来之前,美国忽然发现他再想象十几年前那样随便搓捏中国已经不可能了。顶着“忍帝”的名号,最高领导人以他的出众的战略眼光,把这个国家和民族带得离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
所以,不但现在的防御政策是收缩的,等到未来我们的飞机和别人的飞机相撞了,甚至我们的大使馆被美国人给打了,都必须暂时咽下这口气,卧薪尝胆地积聚自己的实力,不让意外打断我们国家的发展进程。有时候,情绪的一时宣泄很容易,比如当初阿根廷可以一下子占领马岛和英国人开战。但是真正能够有大局观,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为国家和民族谋取更长远的利益的,那才是真正难得的领导人。
作为一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谁不想能挥斥方遒,意气风发。可是国力有限的时候,还真的就只能装孙子。而现在装孙子,恰是为了未来能够当你的老子。这就是沈一一对于这一代领导人的行为的理解。
只是对于一个心中有大战略,但苦于不能对人明说的人,他的选择常常不被别人所理解。因为他的人民中,有他这样的学识和认识的人不多。再加上也会有一些他的敌人在暗中添火,想要得用舆论对付他。这是他这样的政治人物所不得不面对的。沈一一所能做的,只能是希望他的一些战略决策,能够被自己身边的人所理解而已。因为她觉得,这样的选择才是真正对国家对民族有利的选择。
看着彭卫宁和刘以豪都因为自己的话而陷入了深思,甚至跟在自己身后的那四个男生也在思考些什么,沈一一心里想,也许今天自己说的话,会在他们的心里埋下种子。这样未来他们在再考虑相关的问题的时候,就不至于会被情绪给牵着走了。而我们的国家里,理性思考的人越多,我们的民族就会变得更强大。国家的发展也就更不容易被打断。
沈一一最后总结道:“总之呢,利用现在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在包括军事武器等的各方面发展我们的科技,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缩小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等到我们的技术能力接近他们了以后,再加上我们宏大的人口和动员能力,我们才可能不怕任何对手的挑衅,为我们的中华民族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类似于生存空间之类的词,对于青春期后的男孩子还是很有煽动力的。而沈一一所描绘的前景也足够让他们热血沸腾。这样的话语无异于一场精彩的动员会了。
就在大家的眼神中都射出了坚定而又自信的光芒的时候,彭卫宁也正式带着大家来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也就是营区的军械库了。在这里,沈一一他们将要不分日夜地为实现自己的毕业设计的作业而加油,而这里也将诞生我军的第一个具备作战机器人性质的武器装备“终结者”。(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