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出发-《重生军营成长记》


    第(3/3)页

    当最高学府清华园的门口出现了五男一女,一人拿一个饭盒的时候。请不要误会他们是结伙要去要饭了。因为那正是准时在校门口集合的沈一一、刘以豪还有其他四个小伙伴们。

    这六个人一人背一个书包,手里拿一个饭盆。站在校门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都觉得这个场景好好笑,忍不住嘴角也挂上了微笑。

    沈一一笑着说:“行了,这样大家的装备就齐了。那么我们朝车站进发吧。”手一挥六人三三两两地就朝一边的公交车站走去。

    今天没有通知王凯开车来接是因为沈一一知道他这两天也是忙着在家里打包行李准备下放呢。再说自己这个团也大了一点,一共五个人。一辆轿车只能坐四个人,把剩下的两个落下的话不大好。所以干脆自己就带着大家一起坐公交车得了。反正沈一一也不是没有坐公交去过爸爸的营区。

    而对于刘以豪他们来说,来自于五湖四海的他们平时还真的不大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搭上首都公交,以一种悠哉悠哉的节奏浏览首都的城市风光呢。所以这也不啻为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只是这个时间点,伟大的首都已经开始进入了交通的高峰期。虽然现在还只是1997年,但是飞速增加的车辆已经开始让这个国家的政治中心进入了“首堵”的前奏。

    与沈一一前世一直生活的上海相比,北京一直没有采用上海式的限制私家车发展的措施。这也造就了整个国家最大的车市。亚运村在那一届亚运会后也没有如同大部分的运动会遗迹那样成为破败无人的蚊子馆,而是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但是这样的景象能否弥补后世北京交通每天上演的瘫痪带来的损失,可能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解读。但沈一一认为起码在这个年代,虽然来往的车辆的造型在后世看惯了新车的自己看来实在是土气,但整个城市都透露着国家发展带来的繁荣的局面。

    公交车一路上因为人多的关系,几个同学之间在车上也不可能一直讲话。这倒给了几个人独自品味北京的城市景观的机会。虽然在沈一一看来,向来都是铺大饼式发展的北京怎么发展都像一个大县城,但是对于大多来自于其他北方城市的众人来说,作为首善之都的北京还是他们到这个年纪为止所看到过的最大的都市。那样的震撼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也是一个再造。

    走走停停的公交车在郊外的一个站点处抛下了这六个学生。沈一一看着这几个站了一路,似乎有些疲惫的小伙伴们,开口问道:“大家是不是这一路来都站累了啊?我看怎么大家的兴致都不怎么高了啊。这要是到了里面还是这个样子,今天的工作效率可就不高了啊。”

    刘以豪马上振作精神答道:“哪里。只要恢复一下就好了。就是刚才坐车的时间有些长,所以注意力有些发散而已。等到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项目上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兄弟们对不对?”

    回答他的到是几个同伴三三两两的呼应声。

    沈一一笑笑。很多事情嘴硬也没有用。坐公交车和坐小轿车相比,确实是有体力消耗的。所以大家伙儿累也是正常的。再说了这个点正好是吃饭的时间。大家从学校出来之后还都没有用餐呢。可能是低血糖的关系,有点打不起精神可以理解。(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