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另有所-《我是贾似道》
第(2/3)页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大宋朝粮仓所在的四川战区,为什么一直是蒙古人主攻的方向的最为主要原因。因为四川是粮仓所在,素来富庶。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量,料想蒙古人不会因为一座襄阳城真的跟大宋朝大动干戈,而又因为看到襄阳对大宋朝长江防线的重要性,所以史嵩之和孟珙才不遗余力的推动了襄阳之战。
可是事实却偏偏出了偏差,蒙古人不仅真的大动干戈了,而且是狠狠的大动干戈了,坐镇金地俯瞰宋地的口温不花,甚至亲自督师南下来bao大宋朝,紧接着又是四川和淮东两地两路大军,齐出围攻大宋朝。
这已经不能用动干戈来形容了,看口温不花的势头,这完全是要将大宋朝灭亡的趋势嘛。
预判的失败,战事进行的不利,赵昀心中对他的不满也随着每日里雪花般送到龙案上的军情信报而增加着,史嵩之很清楚。
可是对这场战事,史嵩之从一开始就感觉发生的有些蹊跷,有些不应该。
宋蒙两国,从三年前交恶到如今,大大小小的战事已经打了无数次了,虽说大宋朝始终都是处于守势,可是史嵩之知道,蒙古人很清楚,想要灭掉大宋,蒙古在金地和西夏不太安稳的qing kuang下,即便真的可以,却也会付出异常沉重的代价,甚至很有可能到了最后,会落个得了宋地、失了金地的下场。
说的再严重点儿,弄不好连蒙古人也会被拉着陪葬,彻底的退回大草原。
所以,这三年来,宋蒙两国除了端平入洛之战算是非常大的战事外,基本上都是打打停停,和谈再何谈……如此反复。
这是两国之间这三年来一直保持的默契,虽然没有说破,不过却都是心知肚明的。
可是这一次,虽说是大宋朝罕见的先动了刀兵,而且还是在蒙古使节团刚刚到达临安城之后,不过,这在史嵩之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之前,都是蒙古人来主动进攻大宋朝,他什么时候讲过规矩了?议和的时候,劫掠大宋朝又不是没有过?谁规定了,只准你做放火,不准别人点灯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