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顾茅庐-《卧龙是我爹》


    第(2/3)页

    汉朝人有严重的以貌取人的倾向。选官要有官相,选女婿要女婿像。甚至选皇帝,还得有天子像。比如战国时期,孔子见过了魏国的梁惠王,对他的评价就是“看起来不像个君主”,于是乎就很瞧不上他。如此看来,以貌取人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

    “使君请!”

    “二弟三弟且在这里等候!”刘备撂下关羽、张飞,自己跟着诸葛亮进了大厅。与此同时,作为闲杂人等的诸葛少爷也被老爹赶了出来。

    “使君请坐!”

    “先生请!”

    “呵呵呵,一起,一起!”

    诸葛亮与刘备分宾主落座。

    “前次到访我留下了书信。不知道先生看了没?”

    “亮已经看过了,从使君的信中,可以看出使君的拳拳爱国之心呀!”

    “刘备愚鲁,虽然有报国之心,可是见识短浅!希望先生能为我指点迷津!”

    “亮不过是个山野里的村夫,不敢妄谈国家大事情。不过既然使君信得过在下,权且说说来。亮也可谈一谈自己浅薄的见解!”

    “王室衰微,奸臣当道,汉家的天下摇摇欲坠。刘备作为汉朝的宗师,本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天下拨乱反正,匡扶王室。可是无奈才智和本领部族,直到今天也没有实现愿望!”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将军雄才大略,智谋远远高于一般人,可至今没有成就大业,将军知道为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

    “将军不自量力!”诸葛亮语不惊人死不休。刘备耐性再好听了这话也不免面色微变,呼吸加速!诸葛亮见效果达到赶紧往回收。

    “并不是说将军能力不强,而是说将军对自我优势和劣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刘备这才听出点问道,心情也平和许多。

    “刘备不是很明白,先生能说的更明白一些吗?”

    “将军的优势在于将军胸怀济世救民的宏图大志,有强烈的进取心,这是其一。其二,将军自幼家境贫寒,在苦难中长大,意志坚强,百折不挠,虽然屡遭失败,却从不气馁。其三,将军为人谦和,做事仁义,爱民如子,所以天下的豪杰都敬佩将军的为人而愿意与将军为伍。所以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糜竺之徒愿意舍弃家业,追随将军。这些都是将军可以成就大业的保障呀!”

    “既然如此,我为何会屡遭失败,无法实现志向呢?”

    “出身!”

    “出身?”

    “对,出身。自先汉以来,累世公卿的家族并不罕见。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家族势力,在朝廷中垄断着高官显爵,在地方雄霸一方。世家大族大多也是一方的豪强,他们政治上拥有着极高的政治地位,经济上兼并了大量的土地,拥有了大批佃户,庄奴,院工,甚至很多家族还拥有者着为数不少的强大私家军队。他们成为在曾经是我大汉的统治支柱。可是随着皇室的衰微,朝廷失去制衡世家豪族的力量。这些昔日的朝廷支柱,国家栋梁成为了动乱的根源。将军且看,从董卓到袁绍,从吕布到曹操,即便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诸侯张邈、刘璋、公孙瓒。哪个不是地方的豪强,哪个不是累世的公卿?自董卓之乱以来的中原争霸其实质就是中原世家大族对汉家皇位的角逐呀!将军不明白这个道理,贸然的投入这场争夺之中,凭借着一己之力,跻身于豪强之间,怎么能不早于失败呢?”

    “是这样?”

    “将军虽然是汉室的苗裔,可却是皇室的远支,家道中落,几乎与寒门没有什么差别。这样将军就失去了先天的优势。将军与袁绍、曹操都有过接触,真的认为他们的才智胜过将军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