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商飞使命-《帝国玩具》


    第(2/3)页

    而剩下的4o%股份名义上属于新飞航空工业公司,这是新科集团与西飞共同出资成立的航空企业,肩负着为西飞承担的雄猫国产化项目输血的重要使命。

    按理说在魔都市府与航工部的合作之下,商飞的级别已经不适合让西飞加入进来。在投资方里西飞作为航工部的下属企业,一个子公司怎么可能与母公司成为并列合伙人?

    所以在第一版的合资方中,原计划商飞是只有三个主要出资者的。魔都市府、航工部和新科集团,只要考虑如何分配各自股份即可。然而胡文海对此的反应相当激烈,甚至到了如果合资方中没有西飞,就声称绝不投资的地步。

    熊猫国产化,从始至终那都是胡总的命根子。这已经不仅是兴趣爱好的问题,而是对新科、对胡文海本人拥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标志性名片了。

    表面上看来,f-14的国产化是军工系统的军事工程,与一介“群众”胡文海更是没有一丝一毫关系。

    然而谁都知道,f-14入华是胡文海一手推动,雄猫国产化是胡文海暗中输送利益才搞的起来,西飞承担的生产任务,盛重在研的十万吨水压机,空军方面在全世界承揽tf41动机升级业务,全都是有着胡文海的影子,甚至干脆有些就是新科赤膊上阵。

    熊猫国产化早就已经深深的烙上了胡文海的名字,当熊猫能够翱翔在中国的海空之上时,就是胡文海摆脱目前这种半官半商尴尬身份的时候,是胡文海确立国内无可动摇地位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阻碍熊猫国产化进程,就是阻碍胡总取得“party”国原始股,是绝对无法容忍的行为。

    哪怕是面对航工部,哪怕是冒着掀桌子的风险,胡文海在这个问题上也不可能退让。

    在这种局面下,航工部果断迅的拿出了一个妥协方案。那就是投资方从新科集团变更为新飞航空工业公司。最终新飞公司在调整了股权结构之后,成为了商飞的第三个投资方。

    在调整了股权结构之后,新飞公司的股份变成了新科集团51%、西飞49%。至于说可怜的mbb又一次成了踏脚石,干脆被扫地出门了。有了麦道之后,谁还看得上mbb?

    mpc75这个镜花水月,当然是没有md9o看得见摸得着这么让人放心。

    商飞的近期任务,是完成新舟6oo的设计和生产,拿到国内和国际适航证。在格鲁曼-麦克唐纳.道格拉斯方面的全力合作下,将md9o的技术完全吃透,实现大比例的国产化。至于远期目标,胡文海则很少向人提起,但在他心中却是有着这样的雄心壮志。

    中国的商用飞机生产体系,要完全对接美国航空业的设计能力,并且在成本方面彻底压倒美国产业链的生存空间,而且在质量上则没有明显差距。最后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有美方出设计,中方提供代工实现,最后贴牌销往全世界。

    这才是胡总对控制格麦公司的最大倚仗,而不是那些根本见不得阳光的所谓股份。这绝非是胡文海的一厢情愿,而是未来在其他行业生了无数次的真实案例。或许要“说服”美国人放弃航空生产能力很难,但他相信这将会是历史展的必然选择。

    美国人或许是不想放弃自己的航空工业能力的,但在历史规律面前,人的主观想法又有什么作用呢?美国人、欧洲人或许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核工业能力的,但第四代核电站的生产能力除了中核以外,还有谁掌握了?

    “老佛爷,洋人要来给咱们修核电站啦!”,普通人听着或许就是一笑而过,但这背后的意味却是让人回味。只要中国走好了自己的路,往往就能让别人无路可走了。

    四代堆未来不是欧美不想建,而是能拿出设计方案,但尴尬的是全世界除了中核,没有哪个国家还能建的出来。这样尴尬的局面,胡文海相信早晚也会生在航空制造业领域的。

    商飞成立绝非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它拥有着对国内航空制造业强大的搅局能力。

    这不是,随着商飞的成立,胡文海始终在推动的另一个项目,也迎来了曙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