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彩色世界-《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2/3)页
在大殖民扩张的年代,英国的地质会地位相当高,身为探险家和自然家的班克斯担任皇家会的会长达42年之久。在此期间,他把邱园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并次采用温室的方法栽培热带的植物。
这是一个伟大的集观赏与科目的为一身的园林,更为亲切的是这里还有一座高耸的中国宝塔,鸟瞰绿园,心旷神怡。
现任的皇家植物园园主是胡克,班克斯的好友,受到过班克斯的帮助去远洋旅行,在任上已经十年。唐宁向胡克请教橡胶树的习性,要移植需要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可惜,胡克对橡胶了解得还没有唐宁多,这个时候,法拉第研究的是橡胶产,而不是橡胶树。
与胡克交谈的最大收获是胡克居然对无线电报相当赞赏,因为他是经历过海上的人,知在海洋上是多么的孤独和无助,他在1809年夏季考察过冰岛之后,轮船还失火了,他收集的标本全部完蛋,而且差点老命都丢了。在唐宁没有大力推广的情况下,现在已经有不少远航船只主动安装无线电报,以便在远航过程中收到报,全知天下事,又能在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通知远方的雇主亲人。
变故发生的概率是如此之大,以致于远洋的人基本上都是探险家。在唐宁跨越印洋来到的上就经历了霍乱火灾就可见一斑。提到霍乱,唐宁想起了自己给胡克带来了小礼物——《自然》杂志的创刊号,暂不对外发售,但会赠送给有名望的科家。
《自然》本就是唐宁为了普及靠谱的科知识而创建的杂志,霍乱更是重点。除了描述唐宁使用补液盐大减少霍乱死亡率和用氯气消之外,唐宁还介绍了使用培养皿饲养病菌并观察的研究方法。这将是一篇医大作。
霍乱在1839开始,就肆虐整个北非南美,欧洲也数次大爆发,是医生们比较关心的大流行病,假如证实补液盐有效,唐宁将一战成名,成为无线电大家之后的医大家。
比这篇章一点也不逊色的是《自然》本身的彩色印刷术,而创刊号的第一篇章就是介绍这种印刷术的《世界为什么彩色的》。介绍的是唐宁的“猜想”,人的眼睛可能通过种细胞识别色彩,即红绿蓝原色。原色不同比例的混合便能产生所有颜色,这是有力证据。由这个原理,可以推理出一种彩色印刷术,即:使用原色的阴图青红黄色,便可印刷出所有的颜色。此时的主流彩色印刷尚处在使用几十种颜料的蒙昧阶段。
青红和黄色是减色法原色,因为每种颜色代表的是从白光中减去一种加色法原色所剩的两种加色法原色。青色红色和黄色是颜色印刷中种主要的颜料。在这种颜色在印刷中组合在一起,可以对原稿进行合理的印刷,但实际情况下并非如此。由于油墨颜料的限制,所产生的较暗的颜色比较脏发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制作一张黑版,以改善暗部的颜色,提高图像的反差。
看到这里,科家发明家们估计已经飘欲仙,但最精彩的还在后面,通过对图像照相3次,每次都用相对应颜色的滤色片过滤不同的光线。经过分色以后,所需的结果是3个灰色图像,其分别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