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尔各答-《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2/3)页

    看到他的简陋设备,两个股东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总督倒是比较有信心,问:“如果要开发出实用的无线电报,需要多少时间?”

    唐宁:“一两年就可以了,我心中已经有了研究的图景,只要经费充足,两年内一定能成。现在一条一英里的电报线动不动就几万英镑,如果要通过,可靠性也无法保障,线也需要巨大的人力金钱去维护。无线电报发明之后,我估计一套收发设备的成本也就几十英镑,但我们可以卖到几千英镑!一倍的利润,先生们,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对鸦片贩说“一倍利润”,可以想象他们的眼球会变成什么颜色。

    两股东被说动了,他们并不担心唐宁是个骗,东印公司是个准军事机构,相当于清朝的军机处大臣般的存在,敢在印的地盘上骗东印公司的股东,那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总督决定了,代表家询问:“你想找投资人吗?这里就有两位慷慨的绅士。”

    唐宁微笑道:“不错,这正是我来找总督大人的缘故。我想成一个实验室,在我的发明没赚钱之前,经费由投资人负责,至于费用多少,我也拿不清楚,到了看看市场行情再决定,然后,实验室发明的专利投资人可以拥有优先的购买权。如果双方未能达成专利的授权协议,实验室要支付给投资人双倍的费用,就是前共用投入费用的双倍。”

    这怎么可以?我们出钱开发,到时候你还漫天要价,主动权全在你手中,这的利益投资人得到的也少了,两个投资人都表示在签约的时候就要买下专利,他们相当于雇佣了一个发明家来为他们工作。

    鸦片贩果然够狠,一个家怎么可能受人雇佣?这可是颠覆一个行业的发明啊。

    若是在专利法很完善的时代,家可以扭头走人了,但英国专利局1852年才成立,之前的专利通过专利律师和法官以莫名的方式管理,没有东印公司这样的大机构支持,恐怕不会那么顺利,唐宁还是需要鸦片贩的。

    那么……这样吧,唐宁提出,初步定下投资方提供两千英镑的实验室创建费用,两年内,实验室的成果由唐宁和投资人各占50%的权益,或者同唐宁提出一个价格由投资人全资收购,或者在谈不拢的情况下由唐宁出资两万英镑将50%的权益回购,这么一来,投资人起码有10倍的利润,够意思了吧?

    总督忽问:“怎么你还要去建实验室?在印不行吗?你不是在这里发明了这个东西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