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就是同归于尽么!-《大明狂士》


    第(2/3)页

    在场的都是文化人,感觉范弘道话里话外的意思怎么很不对呢?

    读书人和普通百姓终究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如果是普通百姓听到范弘道这样说,八成会毫无心理压力的扭头便走,离开此地o但读书人终究多了点知耻之心,范弘道张口道义闭口前程,如果就这样走人,岂不就成了因为担忧自家前程而不顾道义之人?

    当然一个人时这么干也就干了,但现在千百人都聚集在这里,想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兵需要承受很大舆论压力o就算想离开,总要有个带头的吧?那么谁能不顾众口悠悠,先带这个头?

    混蛋!秦监丞终于反应过来了,范弘道这哪是劝人离去?分明就是以退为进,大搞道德绑架,让大家拉不下脸甩手散去!

    范弘道仰天长叹,口吟一首诗曰:“功名恍如梦,唯有道义真o人生意气尽,一念世间存o杀我范弘道,还有后来人!”

    这是很简单的诗,可是传入在场监生的耳朵里时,他们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被触动了o

    监生这种读书人,在大明体制里是很尴尬的存在o按理论说,科举、学校应该是并列为仕进道路的,科举精英和监生地位应该差不多,但实际上进士、举人已经远远压过了监生,从选官待遇就可见一斑o

    在读书风气不重的地方里,监生可能还算个人物;但是在权贵满地走的京城,监生就不算什么了o可无论如何,监生终究也归进了读书人序列里,享受着刑不上大夫的特权o

    这唯一区别与平民的特权,差不多就是监生最后的遮羞布o可是现在秦监丞竟公然动用武力,绑了范弘道这样的监生代表人物,实在让大家有兔死狐悲之感o

    如果只是按照校规处分,那还可以理解,可秦监丞分明就是想绑架到校外为所欲为,这就是肆无忌惮的破坏规则o而且还把范弘道逼到了吟出“杀我范弘道”的地步,更让众监生产生了很不好受的联想o

    难道他们监生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了?一个监丞就能对监生随便打打杀杀?除了特别严格的太祖时期,近百年来国子监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