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重回木巢-《大唐传媒》


    第(2/3)页

    “嗯,资源供给和输出一体化建设,这庄子上生产种植的不单单是粮食,重点是果蔬畜牧业,选的地方依山傍水,野味和河鲜也都没有问题。”

    “可是,人力成本就有些高了。”

    罗琦都不用核算,她自己开府以后,一次性支出的买人费用虽然可观,可长久均算下来的劳动力成本却十分划算,更何况,按照这时候的律例,奴仆的子孙后代都自动算作主人的财产,就是所谓的家生子。

    “高不了多少,虽然庄子免费提供居所和田地牲畜幼崽给他们,可也有专门的人核查产量和数量,他们需要按照庄子核算过后的数量上缴物资,如果过核算数量的部分,他们可以按照庄子里定下的回收价获得利润,不达标的,就要被重新考核,若是各人原因,那庄子只能请他们离开。”

    罗琦点点头,苏九是经商世家出身,反正亏本的买卖倒不至于,“千里马也需要伯乐,小放跟着你前途还是有的。”

    “这小子,”说起秦放,苏九失笑,“滑头嘴甜骨子又要强,胆子也大,现在看起来这无法无天也是找到源头了。”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这当师父的好不教呗。”

    “我可没说,不过他心善这一点和你很像,你知道吗,他跟着我到了长安,比我都不务正业,后来给我提这么个建议,还是在北疆的事情传回了长安,这小子彻夜秉烛了好几天,拿着提案找我,只说了一句话,但是,打动了我。”

    “哦,他说的什么?”

    “将士们远赴边关为国捐躯,文人们尚且还能口诛笔伐,商人们能做的除了捐晌以外,可以从另外一种方式,给流离失所的百姓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同时,也解了国家针对流民的安置问题,名利双收。”

    “也不算多大的道理,许多富甲一方的商人也常常施粥派粮救济灾荒,你如今这么简单就能被打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善举的本质应该是解决根本问题,而不是愚善。”

    “这应该是你教他的吧?”苏九看着罗琦,罗琦点头,“他比我用心的多,倒令我觉得汗颜了。”

    “你也不差,这山上几百人虽然不清楚,可我却知道,他们能够安然无恙的被放走,是因为你的缘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