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二毛学艺有一年 易经八字都学全-《天济色盈》


    第(2/3)页

    纵观整个《道德经》的思想意识,可以看到五个分化与矛盾现象。一,对道德规范的上下不一导致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二,自由从化于自然的心理表白导致社会动荡的社会现象。三,对女阴的自然崇拜导致采阴补阳社会现象。四,上善若水的心理愿望导致从善如流的老奸巨滑糊涂混世的社会现象。五,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的美好愿望导致炼丹采风的仙道迷信活动盛行的社会现象。

    自汉代之后,道德规范分化为上下层的社会现象,上层无为而治,无形无规,法不上大夫。下层有规有治,法压万人,这是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体现。自由思想产生自由意志又是汉代后期,直至整个封建王朝时期农民起义的思想源泉,‘皇帝轮流坐,明天到我家’的思想产生于《道德经》的思想意识。对女阴的自然崇拜产生的曲解影响到整个封建制度的各个王朝,从《老子想尔注》中‘谷者,欲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牝者,地也,体性安,女像之,故不掔。男欲结精,心当像地似女,勿为事先。’这句话的思想意思中可以看到对‘谷神’的曲解所导致当时人们对女阴过度崇拜的心理现象,这句话影响深远,汉末农民起义军在战前祭祀活动得到充分体现。上善若水本意是善形如水,上层之善行如水下流,但是行为中的人们达到这一目的了吗?怕是没有,老奸巨滑者学到了糊涂混世的魔王之道,东说东流,西说西淌是古代佞臣们的处世哲学。‘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身,不与俗争,即为后其身也,而目此得仙寿,获福在俗人先,即为身先。’这句话体现了后期人们曲解老子《道德经》仙道思想的具体体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老子的思想源泉来自《周易》的阴阳论。阴阳论起源于早期先民对世界的认知,认为天地分阴阳,人自分男女,这是正确的世界观;但是阴阳论是归属于两极分化论的思想基础,也就是甲点到乙点的两点一线的理论体系;我们知道甲点到乙点是直线距离,中间点是分界线,从甲点到乙点不左就右,也就是说这种思想是两极分化现象的思维模式,任何人或事物运动在这条线上的结果只有是一种后果,不左即右,任何人或事物也难以停留在中心点上;你也不可能停留在中心点不运动而成为一个中庸的人或事物,从这一理论与现象就可以看出阴阳论的落后性。

    正是由于阴阳论的落后性与古代中国思想意识停滞在秦汉之前的后期现实现象,自然形成了上述五种现象的产生,而汉代中后期产生的新的唯物论思想由于上层意志的限制措施而无法形成理论体系,无法产生对社会的有益探索及影响。

    汉代中后期对五行论的探索由于上述原因被边缘化,没能正确的运用到社会科学的理论领域,边缘化的挤压到数术与算命术中去了。

    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的思想是伟大的,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万象生于一,一统天下,五行蕴含其中;五行互斥互衡生产互为钳制又互相补益的作用,摒弃阴阳合同的思维方式,把五行互斥互衡论运用到各个领域,当一种规则产生后,紧跟其后的是制衡的规则机制,制衡机制之后再次形成随后的制约机制,不至任何一种规则超越其规则范围之外,形成互制互衡的五行循环的规范模式,最终实现五权制衡一统天下的共存共有的社会体制,将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与贵人所向往,不以规范得之,无法处世,得到也会失去。贫与贱人人都知道摆脱掉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但是不以规范而求富贵,贫贱是不能移除的。”

    “听道兄所言,俗家豁然开朗。”

    “大妹子言过了。”

    “二毛啊,”寡妇这时扭脸向范二毛说道:“刚才道长所言你可得牢记心中,这些知识可是你学命理的基础学问,记着了。”

    “中,俺记着。”

    这夜吃过晚饭,老道与寡妇又是彻夜长谈,谈至日旦方才歇息。

    正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

    天道地、地道人、人为根本。

    二毛娘俩在外览胜悠游数日回到家中,又开始了俗家生活。这日哩这范二毛无事可做,闲得无聊,晃悠悠地往村外走去,走过小桥,单见麦子已经结谷扬花齐腰深了,心想:看今年这麦子的长势,收成一定不错,我不如往南地看看婶子家的麦子去。想吧迈步往村南走去。

    这范二毛正在走着,就听身后有个小女孩的声音喊道:“叔叔让开,叔叔让开。”范二毛心想我己经走在路边了再让开让到那里呢,想必是占着这边条了。想着也没回头赶忙往路的另一边移动,谁知脚步刚跨到路中央就觉着屁股下两腿间一个飞轮钻入,想躲闪已经来不及了,随后就是尖叫声夹杂着重重跌到的声音,范二毛就觉着身子被强力冲击也向前倾出丈余,一头栽倒在地,来了个嘴啃泥,趴在了地上。这个突如其来的跟头把个范二毛摔蒙了,也顾不得疼了,心下怒火上冲,身子一翻,随后二毛来了鲤鱼打挺,飞身站起,抬头一看,就见一个小女孩被一辆加重自行车压着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口中嗷嗷乱叫,双手紧紧抓住车子,那狼狈像反把范二毛逗乐了。

    二毛走上前来,就见小姑娘卷曲在自行车下,挣扎着却起不来眼泪都下来了,小姑娘一见二毛走来怒吼道:“快把俺拉起来。”

    范二毛听到了小姑娘的吼声,没敢多想上前就去抓车子,把车子扶起,小姑娘也坐了起在。这时小女孩盘腿坐在地上,昂着头瞪大着眼睛朝范二毛嚷道:“让你躲开,你往路中间走啥子,看把俺的自行车摔的,你赔俺。”说罢小嘴巴撅起老高,泪水还挂在脸上。

    范二毛一看笑了起来,说道:“这孩子你怎么能怨我呢?我在前面走,走在路边上,你让俺躲开,俺躲那去啊,俺以为你让俺躲路那边里。”说着话伸手去拉小姑娘,谁知小姑娘一巴掌打在二毛手上,“别拉俺,俺会起来。”说罢,头一扭擦泪去了。口中嘟囔着说:“俺刚从二爷家借的车子,出来学骑自行车呢。出门就遇上你个倒霉鬼,看把俺的车子摔的,摔坏你赔。”

    “中,中,俺看看坏不坏,坏了俺赔中不。”二毛说着话就去看自行车,看看除了链条掉了其他没问题,于是转过身来,望着小姑娘说道:“车子没事,俺把链条上上,你继续学骑车,起来吧。”

    “你是那里人,俺咋不认识你。”

    “俺就这村人。”

    “瞎掰,这村人俺咋不认识。”

    “俺在来福婶子家住。”

    “你是那个说书的?”

    “是呀。”

    “噢,那你说段书,要不教俺学骑自行车,不然不起来。”小姑娘仍然瞪着眼睛,小嘴巴撅着。

    范二毛一听又笑了,心想这小丫头挺有个性,于是笑道:“说书就不用了,你起来俺教你骑自行车。你叫什么名字啊。”

    “问这干嘛,不说。”

    “中,中,不说,那起来俺教你骑自行车。”

    “好。”小姑娘转怒为喜,于是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土,然后看了范二毛一眼,说道:“俺叫贾慧霞,就住来福奶奶家后头,村子大后面。”

    “啊,贾慧霞,名字好听,上学了吗?”

    “没有,不上了。要是上学这会正在学校里呢,还能在这遇上你。”

    “咋不上学了,看你十多岁,正是上学的时候。”

    “俺今年十四岁啦,俺娘不让上了,让俺去城里给姑姑家哄孩子儿哩。”

    “唉,还小呢不让上学不可惜了。”

    “可惜啥?女孩子家学不学习还不是一样,早晚嫁人。”

    “咿,小小年纪知道的还不少呢!”

    “你知道啥,俺娘一个人养俺姊妹仨,俺早就不想上学咧,出去给姑姑哄孩子管吃管住还给零花钱,不比上学强,你懂啥。教俺学骑自行车,到城里不会骑自行车可不中,快点。”小姑娘说话爽利,反把个范二毛弄得没词了,只得乖乖的听小姑娘摆布,南地也不去了,转行当教练去了。

    范二毛当了两天教练,把小姑娘的车技练的娴熟,可以上大路了。小姑娘很高兴,冲着范二毛说道:“叔,谢谢你了,这两天看把你累的,咋感谢你哩叔叔,要不去俺家让俺妈给你擀涝面条吃。”小姑娘闪烁着明亮的大眼睛,诚挚地邀请着二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