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死不足惜-《太平血》
第(2/3)页
清军大营内,随处可见联军炮火造成的杀戮惨状。一个身着金线绦子服饰的军官脑袋搬了家;而漂亮的军帐下,横躺着两具大官尸首,显然是自刎身亡。
前来辨认尸首的荣禄看了尸首后冷笑道:“天津镇总兵、参将、副将都在这里了,这几个人不识时务,死不足惜。”杜潘不明白死不足惜的意思,但他觉得应该给予他们军人的尊严,杜潘上校让几名被俘的清军带上几位清国将军的尸体回到清军另一座军营去。
联军缴获了24门铁模大炮,法军伤亡很小,只有约30人负伤,其中一些伤势严重,其中包括施密茨中校,后来军营检查后发现,他跌入堑壕摔断了两根肋骨。法军只有一人阵亡,这个倒霉蛋被一枚抬枪铅弹击中面部,当场死亡。
英军在下午四点之后才匆匆赶来,他们只有3人受伤,不过拿皮耳将军坐骑中了炮弹倒地,而他率的部队被派留守新河庄。连格兰特司令都承认,那天的英雄当数施密茨中校。
清军另外两座大营内没有什么动静,蒙托邦将军的右翼在整个战斗中并没有遭到清军骑兵的突袭,或许清军没有想到联军会来的这么突然,又或许他们在等待僧格林沁的命令。
而荣禄看了之后笑道:“他们还在争论是该出战还是该撤退,僧格林沁的将令命令不了那些察哈尔骑兵。”原来在军粮城外围监视的清军是从察哈尔调集过来的一支骑兵和步兵混合部队。
其实,清兵也很善战,蒙托邦将军在战后说:“本人不知道这场战争,我们还会遇到什么。但我想,他们这些人要是武装精良,将会怎么打。而我们一边打他们,一边也在教会他们打仗。换句话说,要是他们拿着和太平军同样的武器,不知道战争会演变成什么样。”
贝齐亚上尉赞同这种看法,驳斥欧洲普遍存在的论点,即认为中国人属可鄙视的懦夫,软弱疲塌,不堪一击。相反,贝齐亚向中国精忠义勇的士兵表示敬意,称赞中国人很有智谋,刚毅,不怕苦难,视死如归。他认为:“从军事角度看,这支军队只缺少个好领导,并需讲点科学。而他们的长期对手太平军比他们做的要好,太平军有好领导,也讲科学。”
次日,蒙托邦将军想要继续作战,将军粮城外剩下的两座清军大营彻底消灭,赶走面前的敌人。天气晴朗,地上坚实,且士兵不累,士气正旺,非常适合继续作战。他建议乘清军还没有得到援助之前,击溃两部清军。但是,格兰特拒绝,他听从荣禄的建议,准备先与军粮城内效忠东太后的军队取得联系,然后吸引僧格林沁主力来救援军粮城,最后联军在军粮城下全歼僧格林沁部清军。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如今在军粮城的联军士兵总数只有一万余人,其余士兵还在北塘、新河庄等地,最远的还在海上漂着,加上军粮城内五千多名东太后的军队,要想全歼僧格林沁部至少五、六万清军,这的确是非常大胆。
蒙托邦将军一开始并不赞同这个计划,他希望分开解决掉清军的主力,这样联军的损失不会太大,僧格林沁手下除去察哈尔骑兵,至少还有两万精锐的鞑靼骑兵,无论是哪支军队,在面对数万骑兵冲锋的时候,这种感觉都不好。
最后还是荣禄说服了蒙托邦将军,杜潘上校不清楚荣禄当晚是如何劝说蒙托邦将军的,这位清国贵族不但有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还有着一张可以说服别人的巧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