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神秘来客-《太平血》


    第(2/3)页

    荣禄并没有废话,他开门见山的表达了对联军进展的失望,同时给两位情报官带来了最新的清军布防图,上面不但标注出了清军的炮阵、兵力部署,就连清军后勤路线以及屯粮地点也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两位请看,僧格林沁在军粮城、葛沽和天津囤积了大量的军粮和军事物资,我们的军队已经占据了军粮城,外围则是僧格林沁将近两万步骑兵的包围和监视,联军其实需要做的只是突破北塘北面的泥沼地区,达到军粮城和我们的部队里应外合击败清军僧格林沁部,就能够得到充足的给养和军事物资,同时就可以绕开通往大沽的侧翼阵地,从背后突袭大沽口要塞,彻底打通白河通往天津的水路……”

    荣禄再一次体现了他和他所代表的清国叛乱贵族们的价值,杜潘上校和吴士礼中校都认为这是联军突破大沽口要塞唯一可行的道路与机会,很快两人达成共识,将荣禄的计策形成书面文字,各自上报自己的统帅。

    荣禄在军营里休息了半天之后,他得到了英国额尔金爵士、法国葛罗勋爵、格兰特将军、蒙托邦将军等人的联合接见。在一次重复了他的计划后,荣禄说道:“北京城里的满蒙贵族们都需要联军强大军力的帮助,只要我们能够重新将小皇帝和东太后解救出来,清国将与英法达成更加友好而亲密的合作关系。”

    额尔金爵士和葛罗勋爵简单的交换了意见,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区别在这一刻展露无遗,格兰特和蒙托邦则对荣禄提出的行军进攻策略更感兴趣,将来军队和国家能从战争中得到什么好处那是政治家们去想的问题,而将军们要做的仅仅是让敌人的武力消失,最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会见很快达成共识,格兰特和蒙托邦没有太过留意额尔金爵士和葛罗勋爵提出的政治条件,蒙托邦认为荣禄和他代表的东太后集团会全盘接受联军的条件,无论是贸易还是赔款,无论是路权、矿权,也无论是开放清国全境,更无论是租用威海卫为军港……

    但蒙托邦也注意到了荣禄的表情,他目无表情的接过了额尔金爵士开出的二十一条照会。就如同接过一份寻常文书一般轻松,似乎其上让出的利益与其无关一般。事后多年,蒙托邦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后来我才明白,清国的那些满蒙贵族们根本不在乎让出了多少利益,他们只要能够继续统治汉人就足够了……

    就在此时,直隶总督恒福的照会送到了联军北塘营地内,额尔金爵士和葛罗分别看了之后,询问的目光望向了荣禄。

    荣禄笑了笑接过照会看了几眼后,缓缓说道:“这是恒福总督与我约定的信号。能与僧格林沁联名发出这份照会,说明他已经取得了僧格林沁的信任,后面的事情就非常好办了……”

    对此荣禄让额尔金和葛罗托人转告恒福。声称在中国政府拒绝英法盟国最后通牒之后,事务早已交到联军军事将领手中,而这也是荣禄与恒福约定的信号,说明荣禄已经和洋人商谈妥当了。

    3月9日。吴士礼中校带领一队骑兵。前去探查位于荣禄情报图上显示的河堤北面不远的那条隐秘小路,发现那里留有车轮的痕迹。过了两千米坑坑洼洼的路段,那条小路一下呈现平坦舒展、草地茫茫的景象。显然,这条大道可以通行骑兵和炮兵,而且这里并没有清军的阻击阵地,相反这里应该是属于一个清军阵地的结合部,除了偶尔有清军骑兵前来巡逻之外,并没有其他清军驻守。相信清军的兵力也有些捉襟见肘,并不能够真正完全围困住北塘。真是个好消息。而且沿途还发现许多池塘水也可饮用。

    格兰特将军很想尽快离开北塘城,他向蒙托邦通报了立即进攻军粮城的意图。蒙托邦却要求暂缓,原因很简单,法军的粮食不足以坚持着让他们到达军粮城,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英军军粮支援,而格兰特坚决不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