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重新部署-《太平血》


    第(2/3)页

    江忠源这人毕生都在剿匪,他从开始发迹就是剿灭了雷再浩的起义,随后他让太平军吃了第一场大败,蓑衣渡之战差点就让太平军全军覆没,随后救援江浙等地也是让太平军吃够了苦头,接着镇守南昌,让太平军三打南昌才最后攻克了此处,这厮是出了名的善守啊。

    想到这里萧云贵觉得在肇庆的张文祥部一个师对付江忠源很是吃力,而且江忠源一定会从广西调集劳崇光部清军赴援,说不定还有可能向湘军借兵。第三师虽然号称赵子龙师,但也不可能有三头六臂,而且第三师分散在广东西部,在肇庆的兵力严重不足。

    萧云贵知道李秀成一定会及时调整部署,调集第一、第二师赴援,他作为西王要做的就是立刻派遣第二梯队南下,同时石达开部必须发起湘北战役,牵制湘军,务必令曾国藩不敢分兵南下广东。

    随后萧云贵召见了兵部参谋司,参谋司的将校们推演得出的结果和萧云贵的判断差不多,江西和福建大部分由乡兵组成的第二梯队原计划是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才南下,但现在情况有变,第二梯队要迅速南下广东,接手占领的地盘,担负起肃清残敌的差事,同时江西、福建的正规新军需要再抽调两个师组成新的兵团南下,归入李秀成的指挥序列中,以保证对清军的优势兵力对比。

    至于被围困在颍州的捻军和赖文光部太平军,兵部参谋司建议苏北的林启荣部发起凤阳战役,苏北兵马攻打凤阳、泗州等地,争取将庐州与苏北连成一片,同时还可以牵制围攻颍州的清军。

    近代军队和古代军队最大的不同并非精神上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古代军队不知为何而战,所以在作战意志上和近代军队有很大的差距。其实不然,任何时期的军队都有各自效忠的目标,古代军队的忠君思想未必比近现代军队的爱国思想要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被德军闪电战击败后,照样有数十万的苏军士兵放下武器投降,战斗意志并不能区分近现代军队和古代封建军队的差异之处。两者的差异之处其实在于科学在军队当中的运用。

    现在的太平军自从办了军校之后,就已经开始了科学建军的思想。首先士兵必须参加识字班培训,这些培训班大多是在夜间进行,而古代军队到了夜间就基本没什么事做,除了睡大觉之外,也只是增加了炸营的可能性而已。太平军士兵夜间参加识字班或是听训导员做思想工作,既打发了慢慢长夜,又增加了士兵的学识。

    其次就是各种学科在军事当中的运用,炮兵的弹道学、海军的水文测绘学、后勤的统计学、侦察兵的观测学、行军的气象学等等学科都在太平军中开始广泛运用。不得不说战争的确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第一加速器。

    再次便是参谋制度和后勤与军队剥离,古代军队的统军大将什么都要管,而太平军自从苏福新政新军编练之后,参谋制度建立起来,军队后勤也单独剥离开来,这也是近现代军队区别于古代封建军队的一个重要标志。

    萧云贵很满意参谋司的这些年轻军官们,虽然他们某一个人可能想不到那么周全,但他们集中在一起的集体智慧就完全能够胜过任何一个名将。萧云贵接到消息之后,思考的应对之法虽然有了个大致的雏形,但参谋司经过十多个人的集体智慧,已经编写出了大致的作战计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