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兵贵神速!-《兵法大圣》
第(2/3)页
双方的力量在空中撞击在一起,出轰然巨响。
苏仪的穷兵黩武立刻土崩瓦解,但韩明知的流火古剑受此一击,剑身也微微摇颤,再也不能前进分毫,旋即再次遁入空间波纹之中。
两股力量消失,但一股焚尽万物的热浪仍然喷薄数百丈,苏仪与韩明知两人当其冲。
韩明知早已习惯了这种热量,眉头都不皱一下,但苏仪却觉得自己的心神宛如被丢进了油锅之中,无比煎熬。
如焚如灼,血脉贲张。
因为士气耗尽,也没有了金蝉脱壳护身,苏仪明智地与韩明知拉开了距离,没有轻举妄动。
自我雕像的脚前,九州之鼎微微颤动,这一天以来储存的士气喷薄而出,流入雕像手中,让苏仪的士气恢复到一尺七寸。
苏仪的信心也恢复了一些。
尽管苏仪已经尽力压制他的脚步声,却仍然看到韩明知的耳朵一动,似是已经掌握了他的方位。
但所幸韩明知并没有立刻用笑里藏刀起进攻。
苏仪心中暗暗叫苦,他原本想借助闭眼的条件来创造优势,没想到这条件对韩明知并不能起到大作用;这耳听四路的特技,苏仪不知道自己得磨练多久才能学会。
但同时,苏仪也对笑里藏刀的性质有了些许把握。
神铁极其坚固,即使受到巨力打击也难以折毁,但在与敌人的力量对撞、神兵受到冲击时,会进入“震荡”的状态,无法在短时间内再次使用笑里藏刀,这一点,苏仪早在上个月蛮族大举南侵、见到几位老元戎与一干豪杰飞将的神兵运用方式时,就已经摸清了。
苏仪拼命思索对抗笑里藏刀的方法,但下一瞬间,他看向前方,神色骇然不已。
只见韩明知在胸前竖起剑指,高声念道:“兵之情主,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是奇谋“兵贵神”的动口诀,意思很直白,那便是快行军,令敌人来不及准备,经由意想不到的路线与方法,进攻敌人防备薄弱的地点。
就连后世都有俗语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高手的对决已经无需花哨的招式,当一招一式的度达到极致、越敌人的反应度时,只需最简单的一剑就可以杀死敌人、结束战斗。
而这句俗语放在战争中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守城还是侵略,战争的准备与动员都需要很久的时间,这个时间便是“反应度”,而当另一方提前完成准备,便可以快行军,攻击不备之敌,这便是“招式度”;当我军突然兵临城下,而敌人却还没有做好守城的准备时,就能轻松克敌制胜!
而“兵贵神”奇谋产生于曹操在平定河北与辽东的远征之中,乃是郭嘉为曹操献上的计策。
《魏书·郭嘉传》记载:在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袁绍,占据了冀、青、幽和并等十数州之地,并且在随后的战争中杀死了袁绍的长子袁谭;曹操兵势浩荡,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没有能力抵御,为求活命,竟然以出卖边境情报为条件,倒戈投靠了蛮族乌丸氏族的单于蹋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