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兵法大圣》


    第(2/3)页

    “买新琵琶的话,绝不能选太贵的。”苏诗儿先想到这个。

    “不,不是买,我给你造一把。”苏仪莫名笑道。

    柳心照双眸一亮,问道:“苏郎,莫非你……要改造琵琶?”

    “嗯,有这个想法,不过还是等到完工以后再跟你们细细说明。”

    说做就做,苏仪离开凉亭,往自己房间走去,留下二女面面相觑,都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

    回到房间中时,苏仪想道:“其实最早的琵琶远远不如古琴,除了携带方便以外几乎没有更多优点,弹奏文曲的增幅效果很弱,弹奏武曲的杀伤效果也只是聊胜于无,几乎被人族所抛弃;但海神族却独爱这种乐器的音色,将其不断改进,后来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人族,有人弹之,顿时惊为天人:因为琵琶弹奏文武曲的效果,竟然随着改进而大幅提升了!”

    “由此可知,越高质量的琵琶,能极大增强乐曲的特效,但很可惜的是,兵锋大6的琵琶样式还停留在魏晋年代,已经达到了改进的瓶颈,许多乐师都认为它已经改无可改;而许多人也觉得琵琶已经胜过古琴,对现在的琵琶已经赶到十分满足了,但我来自更先进的社会,自然知道琵琶的潜力,此刻连一半都没挖掘出来!”

    苏仪在烟海碑中翻出了后世琵琶的样式图,仔细对照了现世的琵琶,心中有了一些明悟。

    “现世的琵琶是四相九品,音域仍然稍显贫瘠,而后世的琵琶则增加到六相二十四品,外形也稍作更改,不仅音域更广,而且泛音更加丰富,能极大增强乐曲的穿透力,几乎可以将敌人的防御视作无物。”苏仪心中隐隐有一些振奋。

    琵琶的“品”和“相”就是安置在面板上、琴弦下按音的那些木片。

    既然是要改进琵琶,自然也不能落下后世的经典乐曲。

    “后世有三大武曲,分别是《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与《将军令》,比起《广陵散》与《风雷引》的威力只强不弱;《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描写的是楚汉战争的垓下之战,只是前者以刘邦为主角,风格慷慨激昂、震撼人心,而后者则以项羽为主角,充分展现出了楚军被四面围困的绝望,风格沉闷悲壮;而我的奇谋以楚汉为主,配合这两武曲,说不定能挥出绝强的效果。”

    想到这一点,苏仪对学习音乐的渴望更加强烈,但当务之急是托工匠造出后世大成形态的琵琶。

    苏仪开始画图纸,包括结构、选材,都一丝不苟地标注上去。

    琵琶的主体选材以紫檀木最佳,表现出的音色最好,但苏仪知道兵锋大6还有一种极其奇特的木材,号为“凤火梧桐”,产生振动时能反射出类似凤凰鸣叫一般的声音,最高品质的凤火梧桐甚至能为武曲增添一倍威力,是极品琵琶的选材料。

    只是凤火梧桐十分难得,而且有价无市,仅凭苏仪现在的身家还买不起,所以仍然以紫檀木为主体材料。

    “听说一名乐师在乐艺上达到某一项极致成就时,便可以在练兵场中塑造出‘利器’乐器的坯胎,随后经过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孕育养化,期间不疏对乐艺的练习,利器乐器就能横空出世;若是用化为利器的琵琶弹奏乐曲,依照利器品阶不同,可以为乐曲增强一到九倍的效果,威力极其惊人。”

    “只是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只能孕育出一件利器,而且各个领域的‘极致成就’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达成的,因此利器琵琶极为稀少,而且大多被乐师后代、或是名门大家所收藏,在市面上流通的利器琵琶更是罕有,我以后若是遇见,千万不能错过。”苏仪暗自打定了主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