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孙子岁三十-《兵法大圣》
第(2/3)页
“孙子岁三十,行于何地?一个县试而已,有必要提这么详细的问题吗?”
苏仪扶额,头疼不已,立刻进入精神世界,从烟海碑中翻出了《史记》、《汉书》等十数部史书来,按照“孙武”、“孙子”等关键词一一搜索,终于把孙武在三十岁时候的历史了解了个透彻。
在古华夏的《史记》中,孙武和吴起一同被列在列传卷六十五中,连世家都算不上,而且对孙武仅仅有寥寥几笔的描述。但在兵锋大6却不一样,孙武贵为兵圣,对人族的贡献比任何一位帝王都大,因此在这里的《史记》中,孙圣直接排在了周本纪和秦本纪之间,位列第五。而成为亚圣的吴起,也位列世家。
而除了《史记》以外,古华夏其他史书对于孙武的记载也极少,但在兵锋大6,几乎每一本史书都有着孙圣大量的生平记载,几乎详细到了每一顿饭吃什么的地步,甚至把孙圣前后十八代的族谱都排列了出来,简直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穷尽详细之极。
“原来,孙武三十岁时还未成圣,当时正值齐景公三十三年,按照公元时间来算的话,应该是公元前515年。这一年可了不得,齐国内乱,孔子奔鲁,孙子奔吴,齐国瞬间失去了未来的文武两大擎天白玉柱。随后还生了专诸刺王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吴国公子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之后继位为吴王阖闾……不过这些都是无关的,我应该专门挑出孙圣在这一年的经历来写。”
“孙圣因为自己的父亲参与了内乱,怕受到牵连所以逃到吴国,中间在莒国和郯国停留过,等于孙圣在三十岁这一年,足迹遍布四个国家!”
苏仪擦了擦额头上密布的汗水,道:“这出题人真是狡猾透了,题面不写‘某某年孙子行于何地’,而是‘孙子某某岁行于何地’!要解这道题,必须要应用逆向思维来推算孙子三十岁的时候正值什么年份,才可以按照年代解答此题。这真的是县试的题目?有几个蒙童能够凭空按照某个名人的年龄来推算年代的?县试都这么难,我真不敢想象未来的院试、乡试究竟要难到什么程度!”
心中为自己有烟海碑而感到侥幸,苏仪在空白处填上:
“周敬王五年,齐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父凭参与其中。恐遭败后株连,孙武挈妻子奔吴,途经莒,郯,后隐于穹窿中。”
齐、莒、郯、吴四地皆有,而且完全照搬兵锋大6的《史记》中的记载,一字不漏,应该能够拿到分数。
写完之后,苏仪揉了揉隐隐痛的脑袋,舒了一口气,随后心中暗自把出题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
京城总枢密院中,有一个通往小世界“君临天下”的通道。
在这个名为“君临天下”的小世界为先圣孙武所创,此后一直作为人族的指挥中枢而存在。在这个小世界中,有一座宏伟的宫殿,两名老元戎端坐在正殿之中,手按虎符,将心神连接武庙。
他们的眼中有万千景象一闪即逝,若是仔细看,便会现两人眼中闪过的景象,尽皆都是全国各地的枢密院考场中各个考生的脸孔和试卷内容!
“阿嚏!”突然,左边的那名老元戎打了个喷嚏,见到另一个人目光射来,顿时面色尴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