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麴义与朱灵之想-《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2/3)页
“你们鞠家不是平原郡的世家土豪吗?”金良诧异地问道。
“将军有所不知,我祖鞠谭乃哀帝年间的尚书令,哀帝建平三年,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东平王以为那不是吉兆,便在宫内仿瓠山形状造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此事被光禄大夫息夫躬、孙宠知道后,便借此发生事端,以图封侯,于是二人一起向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哀帝于是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当时,我祖尚书令鞠谭、廷尉梁相、仆射宗伯凤三人急忙联名上奏‘因未见确实,应委公卿复讯。’哀帝大怒,下旨斥责我祖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遂一并削职为民。我祖为避此大难,遂举家迁逃到凉州西平,此后数百年间,我鞠家在西平、金城繁衍,渐为当地豪族,奈何祖辈数代皆对平原故里念念不忘,嘱托我等要在平原重振家声。”。…。
鞠义说到这里,不禁长叹一声:“我跟随皇甫老将军来冀州平定黄巾之乱,便有乘此功绩在平原立家,怎奈冀州这一带世家林立,盘根错节,我家从外地重返故里。时隔百年,一切早被其他世家瓜分,我虽有数千兵马,亦不敢大动干戈,只能寄希望冀州之主能援于我,怎奈原先的冀州刺史贾琮志大才疏,敌不过世家,积劳成疾,病死任上,我被世家子弟排挤,郁郁不得志。这次与将军相商,便是希望将军在荆州刺史任上能援于我,助我在平原建立家业。
对了,听说将军已经劝谏太后将冀州合并河内、东郡改为司隶,将军现任司隶校尉,那将军的权柄更大了,若是将军肯支持我,我鞠义必能在平原站稳脚跟。”
金良沉吟着,一直不开口。????鞠义顿时明白金良的意思,你鞠义不奉我金良为主公,我凭什么支持你。
鞠义俯身下拜:“鞠义愿奉金良为主公。终此一生。忠诚效死。永不背叛。”
“辅仁。我不喜为司隶校尉,喜得辅仁啊。辅仁真乃良将,将来可愿为我扫平黄巾残党,讨伐乌桓鲜卑等蛮族?”金良赶紧把鞠义搀扶起来,同时拍上一个结结实实的马屁和一个大大的许诺。。…。
鞠义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辅仁,对于在平原郡立家之事。你且放宽心,”金良阴森森一笑道:“那帮世家亦是我眼中钉肉中刺,我不抑制他们,我不除掉他们,我寝食难安。今日之境况,你也看到了,这帮世家真乃鼠目寸光之辈,竟敢藐视天子,藐视太后,藐视我等十大辅臣。当真是不知死活。”
鞠义见金良如此鲜明地表明立场,就知道自己未来在平原郡兴旺鞠家是有指望了。十分欣喜。
“辅仁,现在整个荆州有多少人马?你能掌握多少?”金良最是重视枪杆子。…。
“诸郡县人马加在一起,约有三万,诸将领私兵约有一万多,我本部人马仅有三千余人。”金良黯然道。“那荆州诸世家大族的私兵计有多少?”金良又问道。
“整个荆州世家,约有一百家,平均每一个县有一到两家,每家私兵多则数千,少则数百,折合起来不过十余万。”鞠义盘算了一下。????“那也不算多啊。”有些藐视道:“我现在手头也有十余万人马。”。…。
“主公不可轻敌,我刚才说的是他们久经训练的家兵,”鞠义见可;有几分轻敌,连忙谏道:“若是他们意图谋反,对抗主公,依照他们现在蓄积的家奴、佃户的数量,他们可以拉起不下三十多万的兵马,每家每户多则上万,少则数千。而且这些世家大多盘根交错,同气连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十分难缠。将来主公若是能够把冀州这些世家给平定了,天下亦不难平定。”
好看听鞠义这么一说,倒吸一口凉气,赶紧拱手问道:“辅仁,不知你有何良策?”
“我乃一介匹夫。。未有良谋,所以才不能在平原郡立足,”鞠义指了指董昭和沮授:“此二人皆有良谋,主公可向他们问策,另外有一人,巨鹿人田丰,田家虽是巨鹿大家,然田丰甚有远谋,只要主公能保田家,田丰必然出策来削弱其他世家,以兴主公之兵。”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须要徐徐图之。”金良跟鞠义许诺道:“你放心,五年之内,必助辅仁兴盛祖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