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章 浪费时间-《汉月山河》


    第(1/3)页

    咸阳城城西有一武功县,县内有武功镇,镇中有龙门村,龙门村有一座墓地,主人常年香火不断,此时朝廷骠骑大将军陈宇正带着赫连雪等人正恭恭敬敬的给这位先辈上香。

    这里墓地的主人乃是以忠烈闻名于世,在北海牧羊十九年才得回的苏武,朝廷大将军在百忙之中还能抽身来拜谒苏氏墓,当地苏氏的后人哪能不极为感动,当陈宇许诺在此建立一座苏武庙的时候,一众百姓更是感激涕零。

    苏氏迁徙于武功乃是汉武帝时期的事情,穷兵黩武的汉武帝在长安安置的军民和部队不下五十万,给他修建宫台楼阁的民夫工匠更是有六十万人之多,如此一来长安便有些不堪重负,多余的人口只能不断往外迁徙,苏家当时的族长平陵侯苏建便将全族迁徙于此,并为此地起名为苏坊。

    苏氏子弟勤奋好学,历朝历代出了无数能人大儒,苏家在关陇地区名头也是非常响亮,只不过连年大乱之后,这里已经破败了许多,早就今非昔比了,所以当地坊正听说有人要给他们建庙修路才会如此高兴,若是当年苏家显赫之时,这种小恩小惠恐怕都未必入得了人家法眼。

    陈宇之前也担心光做这些力度还不够,所以他已经提前准备了万全之策,今日他来拜谒苏氏墓的事情要是不能被传得家喻户晓,那他这么大的阵仗可就真白弄了。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一首抄袭后世大才子温庭筠颂扬苏武的诗歌,很快就被陈宇用颜体书法写了出来,苏氏子弟刚才对陈宇表现的感激涕零,其中不乏有些是因为畏惧陈宇权势而为之的惺惺作态,但陈宇这首诗写完之后,苏氏子弟就真是从内心发自肺腑的感动了……

    如今这个时期苏家就有两位大贤。其中一位正是当年萧宝夤手下的行台郎中苏湛,当初萧宝夤对苏湛极为看重,他准备造反之时,便去询问苏湛的意见。却不想苏湛听了之后并不答话,而是先来一通撕心裂肺的痛哭,弄得萧宝夤一时都摸不着头脑。

    苏湛接着先委婉的说出了萧宝夤起兵乃是辜负朝廷的忘恩负义之举,又说萧宝夤身边都是鸡鸣狗盗之辈没有半个贤才,起兵根本毫无胜算。最后更是哭着说自己跟着造反必死无疑,不跟着造反恐怕也会被萧宝夤先杀死,自己虽然死不足惜,只是家里的老人无人奉养,所以他才难过的痛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