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存在即合理-《调教大宋》


    第(2/3)页

    “......”

    留下呆愣愣的差头,唐奕、君欣卓与李杰讹,扛着羊三爷,就调头上了山。

    差头半天才反应过来......

    得!

    既然人家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也别绷着了,跟着一起上去吧。

    给后队军营的一个副将一招手,意思是:你跟我一起吧,以防万一。

    ......

    到匪寨还有一小段路,唐奕他们走在前面,差头和军将则是小心地跟在后面。

    李杰讹在唐奕身边不禁好奇,“看来,唐公子确实来头不小......”

    唐奕笑道:“之前怎么没觉得?”

    “余府尹一向自傲,牧守太原一年,没见他对谁正眼相看,唯对唐公子不同,足见不俗。”

    唐奕没说话。

    余靖?当时要不是他摘的干净,就凭邓州营那几百条命,就应该把他送雷州与曾公亮作伴儿去。

    李杰讹又道:“公子与以前南边儿过来的人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以前也来过京里的贵人,那对我们这些西北汉子真是不屑一顾,对于河东路黑白两道的环境更是指手划脚。应是觉得皇亲贵胄与我等匪类一窝,却是没了身份。”

    唐奕抬眼看了下前方,“无所谓匪不匪,官不官,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法则。”

    “......”

    这回连差头和副将都听得新鲜。

    差头试探道:“唐大爷......不介意西北这种以匪治边?”

    唐奕看了他一眼。

    “我转过大半个宋境,走过辽地,也出过海。可能是见识的越多,也就越看得开了吧。”

    其实,唐奕原本不是这样的。从后世那个高度法治的世界而来,又身受名儒教诲,向上、正气、高远才是应当。

    但是,随着他走的地方多了,见识的多了,想的东西慢慢的也不一样了。

    开始,唐奕总有一些错觉,以为古代和后世一样,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对错是非由法而定。别说匪类,就算是在网上表一点公众言论,也有法律规范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可是在古代,即使是法治程度很高的大宋,却是另外一回事。

    所谓皇权不下县。

    天子之臣,国家法度到了县令一级已经到头儿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