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事之秋-《义道猎妖传》


    第(2/3)页

    “三年前,建康元年,护羌从事马玄叛投羌族,自安定向西逃窜。朝廷派卫瑶将军率兵追击,后又命武威太守赵冲将军再追叛羌。赵将军治军严明、精忠报国,朝野尽知。我如何不知?“食客言语间,三碗面条上桌,”周兄弟,你先饱腹。如不嫌弃,我再与你饮上几杯如何?”

    “兄台,萍水相逢,予我面条饱腹,已是莫大恩情,怎敢再添麻烦?”周烈说道。

    “你是为咱大汉江山抛头颅、洒热血的沙场英雄,这可是我的荣幸啊。”食客感叹道,“莫要推辞,只是眼下这光景,没有荤腥,慢待了兄弟。店家,与我再上两盘咸花生米、二斤白干。”店家回道:“是,马上便来。”

    “如此,小弟谢过了。”周烈也着实饿了,三碗面条须臾下肚。

    “周兄弟,你是沙场英雄,朝廷理应奖赏,却又为何落得这般田地?”食客问道。

    “兄台,我们活下来的兄弟皆是伤残,千辛万苦回来向朝廷禀报战情。不谈请赏,却也想至少能得到些许表慰,谁想那大将军梁冀反而嘲笑我们是败军之士,有损士气,不但无功,反而有过。于是他大笔一挥,我们这些兄弟便被革除军籍、永不录用,现在却是落得报国无门的境遇。”周烈言道痛处,仰脖便饮下一杯烈酒。

    “没想到梁党之恶,竟早已祸及军队!可恼、可恨!”食客竟似身同感受。

    “难道兄台也受过梁党祸害?还未请教兄台高姓大名?”周烈问道。

    “我姓杨,名章,字书康,曾在乡下教书,后被荐官至平原令。虽不能像周兄弟这般为国征战沙场,却也曾想治一方水土,惠及百姓。可那平原相徐曾却是梁党之流,我与他不和,只好休官返乡。之后再被起用,我亦想再施抱负,不想还是耻与奸佞为伍,如今我再次弃官,准备回乡养猪去了。”食客叫做杨章,竟曾是朝廷命官。

    “原来是杨大人,失礼了。这梁冀实在可恶,似杨大人这般有才德之人,竟也施展不了抱负,看来羌人指日便能杀至中原腹地。”周烈愤愤道。

    “周兄弟,我已辞官,就不要叫我大人了。你前线归来,打过羌兵。你与我说一说,那西羌为何老是战乱?”杨章问道。

    “杨大人,哦,杨兄,咱中原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而那西羌之地土地贫瘠,物资极为匮乏,羌人早已是望眼欲穿,想早日过来抢夺我们的土地、物产、甚至是我们的女人。”周烈回答道。

    “依我看,他们定是想来,不过我觉得,他们能不能杀到中原,却又不是他们自己能左右的。”杨章言道。

    “杨兄,您这话我却是不懂。”周烈诧异道。

    “似你这等爱国将士上不了战场,当是我大汉国民之悲了。然而让你报国无门的却恰恰是我们的大汉朝廷。所以我说,西羌能不能杀来,不是取决于他们,恰恰是取决于我们的朝廷。“杨章敬酒道。

    周烈回敬一杯,心道:杨大人是位不得志的忠良之官,说出这番见解,细细想来倒也正确。

    “和帝时,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权臣窦宪得掌实权;安帝刘祜时,又邓太后掌权;少帝刘懿时,太后阎姬把持国政,外戚阎显权倾朝野;而顺帝刘保时,便成宦官把持朝政;到了如今,那梁太后秉持朝政,其兄梁冀更是嚣张跋扈。大汉这几十年来,权宦当道,欺压百姓,形成奸佞横行朝野,忠良报国无门之势。似这般下去,你说羌人能不能来?我只是怕他来的早些或是晚些的问题。”杨章叹道。

    周烈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只拍的杯中酒洒将出来,说道:“正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