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销路-《我有个时空门》


    第(1/3)页

    杨光先把那15的精品挑出来收好,剩下的联系某宝商家,用市场价3折的水平把能卖出去的都卖掉,实在卖不掉的也不用多伤脑筋,直接找车运到垃圾掩埋场搞定。

    别看杨光又是打折又是处理,可实际上这一块的收入并不低,毕竟数量实在太多了。三种“型号”的中国结次品加起来也卖了80多万,扣除购买100吨大米的20万成本,已经是3倍利润的回报了。

    至于那些中国结的精品,杨光可不打算廉价处理,他需要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而不是每一次从明朝回来,都去某宝各个经营这种产品的商家那里去问要不要货。

    在杨光的计划中,肯定要单独成立一家经营中国结乃至各种手工艺品的公司,不过与原木销售不同,工艺品这一块最好要有实体店,或者在知名大商场租赁专门的场地柜台,只有让顾客亲眼看到一个个美不胜收的艺术品,才会让他们有掏钱购买的**。

    坐在锦绣花园高级公寓二楼的咖啡厅里,杨光品了一口茉莉花茶,闭上眼睛倾听着悠扬的背景轻音乐。

    就在昨天上午,杨光通过中介申请的公司已经注册成功,这家名为“传承”的公司经营范围比奇峰公司宽广多了,各种材料的工艺品加工销售,出口成品和技术,进口材料和机器等等均有涉猎。

    他准备把黄花梨木的生意挪到这个公司来经营,以后还可以从明朝带些精品家具木器什么的回来,最近几年仿古家具盛行,只要质量工艺没问题不愁销路的。

    不过由于传承公司名义不响,在联系商场时遇到了些挫折,对方店大欺客直接喊出了天价租赁金,简直把杨光当成了冤大头。

    杨光手里有钱,却不会花在这种地方,他在考虑要不要直接租赁门面开设实体店。是把奇峰公司那边的人调几个过来,还是重新另起炉灶。

    “咦,这不是老弟吗?好久不见啊!”这时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出现在了杨光的耳边,他张开眼睛望去,看到了一个满脸是肉的大胖子。

    杨光想了想,很快就回忆起了对方的名字,这个人叫沈以恒,在自己跟团去东南亚的时候,在机场给自己发过名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