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借力-《极品乱唐》


    第(2/3)页

    唯一不受影响的,就是张小广了。他按照兔校长的指示,扭头看了看,正好看见长孙无忌,然后手一指,道:“我以为陛下应该问问长孙大人的意思。”

    被点名的长孙无忌一愣,便迈步走了出来,行礼之后,道:“陛下,臣不敢妄议。”

    “无妨,既然三郎说听听长孙大人的意见,那就说说吧。”李世民大手一挥,准了他对此事发表意见。

    略沉思了一会儿,长孙无忌小心谨慎道:“陛下,三郎已经将广播体操教给了众位大臣,也算得上是功成身退了。再者,三郎贵为陛下的弟弟,该是王爷之尊,让三郎每日在这大殿前带领大臣们做操,确实,确实不妥。”

    其实早就有不少大臣跑去跟长孙无忌抱怨这件事了,只不过这事是李世民钦定的,他就算有心,却也不敢多言。如今这三郎将机会送到了面前,长孙无忌自然也不介意为众位大臣求求情。

    “不妥?那长孙大人以为,如何才妥?”李世民微微眯起了眼睛,身子也往后靠了靠,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已经有些不悦了。

    正待长孙无忌要回话,话头就被张小广给抢了过去,“陛下,我于社稷无功,天天呆在这太极殿,不妥,不妥。我觉得陛下应该让我出宫去,我还可以顺便体察一下民情什么的。”

    长孙无忌听了张小广这不伦不类的说法,有些想笑,可一想到此时正在朝堂,又不敢笑了。

    “哈哈哈,体察民情?三郎何时有这番想法的?”李世民闻言突然睁开了双眼,直视着张小广,虽然在笑,可那笑似乎别有深意。只不过张小广看不出来罢了。

    张小广看不出来,可满朝大臣们都是什么人?有很多人都已经冒出冷汗了,心下觉得这三郎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体察民情这种话哪里是他可以轻易说出口的。纵然陛下疼爱三郎,但是这代天子体察民情的事,都是需要天子亲自示意的,他这么随意说出口,只怕是要触怒陛下。

    正所谓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一旁的大臣们都为张小广捏了一把冷汗,可张小广自己却毫无察觉,接着说:“陛下,你想啊,我如果出宫了,不说远的吧,就这长安城里,要是有什么民间好玩的玩意儿,我也能第一时间知道,然后我就可以送进宫来送个哥哥和嫂嫂。”

    原本李世民的确有些不悦,但张小广一句哥哥嫂嫂,瞬间又将他的心给温暖了,在这大殿之上,能够毫无压力地说出这番话,不是完全没有心机,就是城府过于深沉。若这话是当年的李元吉说出来,李世民恐怕容不得他再多说一个字,就会严厉斥责治罪。可这番话是从三郎的嘴里说出来,就显得没有那么多阴谋的成分在里面了。

    大殿上,一时间寂静无比,剩下的,只有呼吸声。

    “三郎,体察民情可不是为了张罗什么好玩的小玩意儿这么简单。”李世民虽然相信三郎不是那满腹阴谋之人,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三郎的背后,可是还有……

    张小广并不知道这是李世民的试探,完全是本色出演,呆萌地道:“不就是那么简单吗?不然还要做什么?”

    此话一出,别说李世民了,就是满朝大臣都觉得这三郎真是天真浪漫,居然以为体察民情就是收罗民间的新鲜小玩意儿吗?

    “哈哈,三郎啊三郎,朕该说你什么好呢?”李世民看着张小广那完全不似作伪的表情和不假思索的言辞,心中又信了他几分。

    “三郎,这体察民情可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比如……”长孙无忌见李世民放松了不少,心中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决定好好跟三郎说说,这体察民情究竟要做些什么。

    张小广最怕的就是长孙无忌的啰嗦了,还记得刚进宫没多久的时候,就经常被他拉着说东道西的问一大堆屁话。此时见长孙无忌又要开口解释,连忙摆手,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长孙大人,你别解释了,听起来就感觉很复杂,我还是不听了。”

    “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