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要撞,那就撞吧。-《中华苍穹》
第(2/3)页
“严相及诸位大人认为,巡访舰队可以出动了。”
古巴开曼群岛以南海域,中美舰队对峙已经整整半个月了。半个月里,双方舰队在海面上随波飘荡,唯一不变的是中国舰队的舰首始终指向他们的目的地古巴的关塔那摩,而美国舰队也自始至终的拦在中国舰队的航道上。半个月里,美国舰队无数次要求对话,而中国舰队却没有一句回应。但是今天有些不一样了,中国巡访舰队旗舰海瑞挂上的旗语,同时打出灯光信号:我舰队补给将在36小时内耗尽,美国必需在一小时内向我舰队提供补给。
“中国人疯了吗,他们居然问我们要补给?”美国新锐战列舰、编号11的密苏里号的舰桥上,舰队司令卡罗夫看着海瑞号上的旗语大吃一惊,同时也显的极为愤怒。
当初中国巡访舰队从哥伦比亚出发前才突然宣布下一站是古巴的关塔那摩,一得到这个消息的美国政府立刻下令舰队进行拦截,同时为了增加已方的力量,命令停靠在基韦斯特的南方舰队立刻出发。因为事发紧急,舰队跟本没有装足补给就出发了。从距离上看,南方舰队跟本赶不上。但中国巡访舰队为了避开已经准备在牙买加以东海域进行拦截的美国舰队,特意绕道开曼群岛,没想到不急不慢的中国舰队却“恰好”碰到了紧急赶来的美国南方舰队,并被美国南方舰队堵在了西侧。于是两国舰队就在这片海域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对峙。美国南方舰队出来的急补给不足,所以需要从本土向舰队提供补给。自从中国研究出了海上补给作业后,世界各国都开始纷纷效仿。但美国无论是补给船的技术还是海上补给的作业能力,都无法跟中国相提并论,一整个白天的补给也只能维持这支拦截舰队的三天所需。而今天,正是美国本土向拦截舰队提供补给的日了。而且跟据惯例,补给舰队抵达的时间也恰好在一个小时之后的九点钟整。
卡罗夫愤怒的咒骂道:“该死的中国人,他们跟本就是在找借口生事。”
“不。是中国人要起航了。”乔治杜威望着中**舰烟囱中那越来越粗黑的烟柱,淡淡的说道:“向国内发电报,询问一但中国人强行冲阵,是否允许我军首先开炮。”
中国的无线电报技术,美国也购买了,而且首先装备在新锐战列舰上。如此一来,航行在大海上的舰队也依然能与国内保持联系。卡罗夫向通信官点了点头,于是电报员立刻发出的请示电报。很快,美国总统塔夫脱亲自发来电报:决不能首先开火,而且决不能让中国人进入古巴。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接到国内电报的杜威显的极其愤怒。在美西战争中,乔治杜威率领舰队勇敢的进攻西班牙本土。虽然最后战败被俘虏,但在美国人的心中,他却是一位英雄。美西战争结束后,乔治杜威被释放。他回到国内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美国国会反而便于5月16日开会,破例授予他少将军衔,次年2月又晋升他为中将,并当选为美国新成立的海军总委员会主席。之后杜威对美国海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组编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之后的1902年以上将军衔离开海军岗位。自去年年中,中国远征舰出发后,美国政府认识到遥远的距离并不代表美国西海岸就是安全的,于是再次请出这位美国海军的元老,请他为太平舰的扩建出谋划策。杜威很清楚,美国太平舰队的敌人只可能是中国的太平洋舰队,同时他也认为目前美国太平洋舰还不具备与中国太平洋舰交战的能力,所以美国太平洋舰还是以防御为主。这次他到南方舰队来检视即将编入太平洋舰队的密苏里号战列舰,恰好碰到了拦截事件,于是杜威打算亲眼看看传闻中世界战力第二的中国舰队。
做为军人,果断是必需的品质。“要么战争,要么投降。没有第三个选项。”这是中俄战争中末期面对俄国停火要求时,中国皇帝的回复。对于这种言论,杜威是推崇至极的。做为军人,做为军队,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带着荣誉退役。可这份又不能首先攻击,又必需进行成功拦截的命令激怒了杜威。现在他们面对的不是西班牙或者什么小国的舰队,这可是中国舰队,人家连英**舰说撞就撞了,还会把美国放在眼里?
“难道我们真要和中**舰进行撞击?”
面对向他询问的卡罗夫,说实在杜威也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如果要执行政府的命令,撞击是唯一的选择。所幸的是,我国的军舰比中**舰要多。”也许,这是唯一的办法吧。杜威心里是这样想的。
中美两国舰队都在生火加压,进行各自的准备。而美国的补给船队也已经出现在海面面上。
“海军部来电:如果美**舰首先开火,我舰队是否有把握歼灭美国拦截舰队?”舰队参谋长冯祁拿着电报递给舰队司令李亮。
“且不说美军舰支数量比我军要多,其火力也不比我们差。不过我军有着丰富的海战经验,而这是美国人的弱项。所以击败美军没有问题,但歼灭美国拦截舰队却是不可能的。”李亮笑着下达的命令:“命令各舰填装实弹进入战备状态,胜利号为首舰,其余各舰按作战阵型开始编队。”
就在美国补给舰队减速靠向美**舰时,中国舰队却开始加速,同时炮管开始转动,将炮口对准了远处的美国舰队。
“哦该死的,准备作战”卡罗夫立刻下达了命令,各舰在他的指挥下开始整编队列。同时为了显示美国的力量,卡罗夫也下令各舰将舰炮对准中国舰队。而近在咫尺的补给舰队见状,却开始加速向远海驶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