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孙思茜的麻烦-《花都狂医》


    第(2/3)页

    他们对于甄诚医院的运营方式也存着诸多不满,例如医院发展至今拥有多达4500名医务人员,6000张的床位,庞大的医院都可定义为医疗城了,但孙院长和孙思茜一直坚持本地不外扩的原则,拒绝开设分院。

    孙院长是直接了当告诉那些董事的:“甄诚医院风雨飘摇100多年都没有分过家,为什么?因为医疗技术核心化才是甄诚竞争力的所在,将不合格的专家派到别处,脱离了总部的直接管理,分院只会变成挂着甄诚名号卖狗肉的摊铺。

    只要甄诚医院还有姓孙的存在,分院?想到别想!”

    比起爷爷,孙思茜的说辞则要更照顾大家的感受一些,例如目前甄诚医院的经营状况尚可,每年的营收高达50亿,纯利润15亿,从内部完善管理制度,开源节流,减少维护成本,每年的利润还能保持15%的增长,股价稳中有升。

    一旦开设分院要是出现一些操作失误将重创甄诚的利益链,股价跌了,大家亏的也不止那么一点两点。

    话说得好听,董事们却并不是三岁的小孩那么好哄,一直寻找着可以逼迫这祖孙两人退位让贤的机会。

    这一次的上季度财报就成为了突破口,甄诚的收益10年来首次下滑,这群人到处唱衰孙家人不行了,引得股价也出现了5连跌,其中2个是跌停板,市值在5天里缩水30%,要知道增长这30%,甄诚医院用5年。

    其实业绩下滑并非孙思茜无能,应该说自从国家加大反腐力度以来,高端私立医院产业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公费医疗将它们除名,少了一部分官方收入不说,在华外资药企也遭受了严查,有的甚至被开出了天价罚单。

    为了弥补损失,它们提高了对私立医院的药品的供货价格,要知道这其中许多药品都是属于垄断型的基本用药了,不买都不行。

    私立医院为了和公立医院竞争,不得不薄利平价销药,自然导致了亏损。

    这些天来,焦头烂额已经不足以形容孙思茜的状态了,她每天都在给董事打电话,董事们不是忙,就是不接。没办法,孙思茜就像狗仔队一样到他们的常活动场所去逮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