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枫溪村史-《重生之召阴诀》
第(2/3)页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娱乐,一家大小围着边掰玉米边聊家长里短,我最喜欢听她们讲村里的故事。
枫溪叶姓属于济阳叶氏东关族,唐太和年间由南京迁至徽城桃源坞。
28世自春公由徽城东门外桃源坞迁至庙前村,生六子。29世一禹公迁至枫溪,生四子。家族势力发展很快,四兄弟一次捐款400两银子到总祠。
枫溪第一祖为慈春,第二祖为一禹,四大房,我们现在大部分都是二房。
枫溪村,顾名思议是小溪和枫树很多。但其实,原先不叫这个名字。
枫溪古前叫凤川,民国时候叫丰川。现在还有岑下凤屁股等土名。
据说早前村里有四大守护神,村口庙祠堂这边是凤神,我二姨夫老屋那边是螺丝神,后山叫来龙,前山叫蛇旺。
我特意又问了句,为啥叫螺丝神?我只听过田螺姑娘。
外婆说,因为螺丝生子多,子员发展起来快。具体情况,她也不清楚了,这些都是外公还在世的时候,当故事说给她听的。
因为凤尿多了就容易塌方,村口庙那一块就经常塌,后来没办法,就在村口盖了座庙,又将村名改成了枫溪。
这才一直平安到现在。
我们村据说在最繁华的时候,有七八百人,后来渐渐没落了,到我上辈子那个年纪,听我外婆说起,估计只有一百多人,还是在过年的时候。年轻人稍有些能力的,都在城里买了房子,举家搬走。剩下一些也基本都是长年在外地打工,平时只有一些老人在家,小孩都很少看见,基本上都被父母接到身边送到学校了。
整个村子是依山而建,三面环山,从对面山顶看来,可以明显看到,有数条小溪从上而下,将村落割成一块块的,村里有数不清的小溪沟和水坑,山村不比平原,吃水要打井。山村都是水沟水坑,水坑一般都不大。
村前村后都是大大的枫树,特别是村口,有一条大约三四十米长三米多宽的石板路。记忆中,粗大的枫树在路里路外布满,高大粗长的树枝遮住大路,枝叶茂密,阳光再烈都透不进去,只余地上零星的一点光斑。哪怕是三伏天,走在这段路上,都是一片凉意。
但村里人都不喜欢在这里乘凉,因为路外的枫林里,是一片坟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