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节 百年恩怨-《阴河献祭》


    第(2/3)页

    大明朝初年,朱元璋夺得天下以后,唯恐自己江山不稳定,十分忌惮那些手握重兵的功臣,就开始慢慢的找理由,找借口去诛灭他们,收回他们的军权。

    一大批的功臣被朱元璋害死以后,唯独只有一个聪明人,逃过这一劫,此人便是刘伯温。

    刘伯温手下有两员家将,一个叫陆文远,一个叫张耀光。

    张耀光最早是明教中人,在朱元璋手下做过副将,主要的任务,是清理战场的死尸。

    后来,朱元璋把自己的这与个副将派到刘伯温身边,刘伯温深知这朱元璋多疑,派张耀光来到自己身边,定是监视自己。

    刘伯温心里有数,就明里对张耀光信任有加,暗中却是让陆文远暗中监视着他。

    张耀光并非是个傻子,对刘伯温的行为心知肚明,却是佯装不知,就这样貌似一个忠心,一个信任的过了两三年。

    几年后,太行山一带出现一伙土匪,几次围剿都没有成功,朱元璋让刘伯温负责此事,本来刘伯温是意属陆文远去太行山剿匪,可是张耀光却主动请缨,带着一队人马前去剿灭土匪。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斗,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他手下的将士全军覆没,那些土匪也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只有张耀光一个人从血泊中捡回一条命,由于天气炎热,张耀光沉睡一日,醒来之后,将士和土匪们的尸体开始发臭,他就一把火少了个干干净净。

    古代的战场上,十几万大军互相厮杀之后,但打完之后战场上就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古人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埋。

    一般担任挖坑任务的多是战败一方的俘虏,挖一个超大的深坑,把所有的尸体全部扔进去,然后拿土一盖。

    火化也普遍存在于古代的战场上,能够很好的避免尸体腐烂变质带来的瘟疫。当时的火葬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耻辱和刑罚,战后用火焚烧的也大多是敌人的尸体,以示对敌人的一种侮辱。

    而张耀光之前就是清理战场,处理尸体的军官,这次他就是采用了火化的形式。

    这种方式的做法,遭到了朝中的一些大臣的反对,焚烧敌人的尸体可以,但是,焚烧大明士兵的尸体就是明摆着对大明王朝的侮辱。

    因此,张文远被遭到处罚,进了牢狱。

    刘伯温是个聪明人,觉得那剿匪的事件定是有什么问题,张耀光一向谨慎,况且做了多年的战场清理工作,怎么会犯下这样错误,就暗中派遣陆文远去调查一番,调查的结果让人有大吃一惊。

    陆文远在张耀光焚烧的地点,并没有发现那些死去的将士们的遗骨,包括那些土匪的遗骨,按照常理,就算是尸体被焚烧,总是会留下一些痕迹,可是现场连根骨头都没有看到。

    接下来进一步的调查中,陆文远更是了解到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事情,在那次剿匪之后的一天晚上,太行山下附近的村民在半夜里听到有十几辆马车运送东西的声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