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众志成城家国情》
第(3/3)页
“你妹妹学习上从来不用别人督促,她自己上进着呢。倒是你。”吴玉珍指着合同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哦,您指的这个啊。”荣梓孝道:“这个合同签得没问题啊。积压库存变成现金,价格也合理。”
“你少跟我装糊涂!”吴玉珍“唰”的一声,将合同翻到有荣梓忠签名的那一页。
“妈。”梓孝叹了口气:“我没告诉您,也是怕您多想。您管购买方是谁呢,反正对公司是有利无害。”
“阿孝。”吴玉珍语重心长的道:“做生意不是这么单纯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挑选合作伙伴,不仅要考察对方的实力,更要看重对方的人品?要想长长久久的合作下去,有共同的目标,对事物相对一致的看法和做法,这点很重要。我们不能只看重一时,计较一时利益得失,而是要想得长远。”
“我明白。如果现在我再强调市场不好,经济低迷恐怕有点矫情了。但是,我只说一点。就算是今天大哥二哥真的跟我们闹翻了,我也不认为二哥是一个人品低下的人!我不认为他会低劣到给我设个诱饵、引我入局来陷害我的程度。”
吴玉珍沉思了一会儿,道:“我也并不认为阿忠是那样的孩子。可是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他们回国后的种种。我总认为他们,尤其是阿义,是带着某种目的回来的。他隐藏得太深,我看不透。但正因为看不透,我才更害怕。阿孝,我希望你能尽量远离他们,尽管他们是你的哥哥。”
荣梓孝明白母亲说的是实情,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和疑问。他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道:“妈,我绝不会相信那天大哥说的话,我是绝对的信任您。但是,有件事,也憋在我心里很久了,我想问问您。您先答应我,不要太激动,好吗?”
吴玉珍有些惊讶的看着儿子,下意识的点点头。
荣梓孝郑重其事,字斟句酌的道:“我接手公司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有个疑问。荣家的生意涉及工厂、钱庄、百货公司好几个行业,经营数十年,每一项的利润空间都很大。可为什么这么多年下来,除了一些不动产和必要的周转资金,几乎没有任何积累。我想问的是,荣家的家产倒底哪里去了?而大哥,是不是现了什么,才会抓住这件事情不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