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借着这个间隙,李世民将秦风之前的分析一一道出,这使得魏征这个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十分满意。 只是秦风的“全面战争论”却是惹恼了程咬金、尉迟恭等人。 “喂喂喂!小疯子,做人可不能这样,你是秦老哥的儿子,怎么能说这般没志气的话。”其他人将不满藏在心底,程咬金却藏不住话,直接大大咧咧的叫嚣了起来。 秦风的额上也隐约露出了三条黑线,但不予理会。 “知节,秦贤侄那不是没志气。他说的正是我大唐目前面临的实实在在的窘境,战争不宜轻启,也不是一天两天结束,一旦战争陷入僵局,你让朝廷如何供养数十万大军?前车之鉴后世之师”面容方正的魏征站了出来,声援秦风。 武将一系蔫了。 魏征陈明要害,直点武将死穴,让他们动弹不得。每一次,他们都在这个问题上被魏征给吃得死死的。 作为李世民最重视的三位名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他们各有千秋。 房谋杜断,用于对外,魏征擅治,用于对内。 魏征与武将不同,他考虑的更多是内部问题。杨广三征高丽,以致天下大乱,为了避免旧事重演,所以,魏征把战争卡得死死的。你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别想说服他。但是很显然,李靖、李绩、秦琼、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等人没有具备说服魏征的口才与见解。 “见过父皇,各位大人。”李承乾的到来,适时的化解了眼前的僵局。 李世民示意李承乾就坐,无可奈何的说道:“大唐国力底子薄,是我们致命硬伤,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魏征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唯一的做法只有卧薪尝胆。” “那怎么行?”程咬金急得直跳脚,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十年后的自己也许死了呢。十年时间,绝对不是武将们所能浪费的光阴。 秦风出声道:“确实不行。” 迎着一众目光,秦风道:“突厥南下已经迫在眉睫,想回避也回避不了,战与不战不是我们说了算。魏伯伯,是不是这个理?” 魏征点头道:“确实如此。” “那么摆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三条路可走:要么畏缩要么投降要么迎战。我们可以选择畏缩,甚至迁都都行,可是,这一退,天下人会怎么看待这个朝廷?对于软弱无能、怯懦胆小的朝廷百姓又怎么可能有归属?这样的朝廷又如何能够阻止高丽、吐蕃、吐谷浑、南诏扩张的野心?现在大唐的敌人只有一个突厥,一旦退缩,大唐以后面临的绝对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要知道这个世道里雪中送炭者少,落井下石的可不少呢。颉利可恨,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能耐,而且他手下也有一群前朝的人才,他一旦听从这些汉奸的建议,大力整合内部,打造出一个铁桶般的突厥,大唐想获胜就更加困难了。” 秦风脸色一正,厉声喝道:“投降就不说了,一介蛮夷有何资格让我****上国臣服!我泱泱大唐不惹事,但绝不怕事,突厥实在欺我大唐过甚。欺我大唐,有如折我父母,颉利想战,那便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