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修房啦(二)-《穿越之长姐难为》


    第(2/3)页

    何大海带着魏启斌父子去河边割茅草。

    何大山把木料卸下,招呼傅云山去挨家挨户的拉土坯砖。

    何大森拿着铁锹在一边清理积雪。

    几个小伙子相约着去各家拿高粱杆,待会儿得用。本来主人家这东西是不应该缺的,赵清也把这忘了,以为李紫玉家肯定有。没想到李紫玉家的高粱杆都已经烧了。

    何大树搬着梯子上了房,上到房顶后,冲下面喊道:“小玉,堂屋的锅台水缸罩上吧,要不就没法用啦。”

    “哎!我这就去找东西罩上。”李紫玉答应着跑进了堂屋,小山和小文紧随着也跑了进去。姐几个急忙把锅台上的抹布、洗脸盆、盆架等统统归置到东屋。水缸仍然用菜板盖着,等修完房再刷就是。李紫玉把炕上的新棉被叠好放进了木箱里,油布卷好抱到堂屋铺在了锅台上。堂屋里的柴火堆姐几个分几趟鼓捣到院子里,一会儿熬米汤用。两只水桶和扁担也拎到了院里。

    李紫玉回到东屋,抬头看了看屋顶,才发现这屋的房梁比那两屋的都粗,怪道没塌。嘱咐三个小的和小文留在屋里,关紧门,就和小山走到了院外。小山必须跟着。他是长子,过了年就十岁了,不小了。盖房是大事,他必须全程参与。

    李紫玉回到院里,抬头冲何大树喊道:“大树哥,收拾好啦,你们拆吧。”

    “好,知道啦!”何大树答应着的时候,又有几个小伙子上了房顶。立即,稀里哗啦的声音传来,烟尘四散,呛人鼻子。

    “小玉,这修房咋不给我个信儿?住得近的还比谁都晚知道。”

    这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响了起来。李紫玉不用看就知道是杨婶,急忙转头迎了上去。

    “杨婶,您来啦?这不是不管饭吗,就没麻烦您。”

    杨婶家就是离李紫玉家最近的人家。杨婶大名杨宝英,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外表长得温温柔柔的,为人却大方乐于助人,泼辣能干,一手好绣艺远近闻名。李紫玉娘亲活着时和她很要好。女儿杨柳今年十岁,儿子五岁。一双儿女很是乖巧听话。杨柳小小年纪一手绣活得自母亲真传,靠卖绣品一年就能收入不少银钱。儿子杨金博也能里外帮着干活。美中不足的是,杨叔杨立新三年前从山上摔了下来,右腿骨折。可能是当时没有接好,走路时脚一高一低,重活根本就干不了。要不是有娘俩的绣艺,家里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正说着,小花和她娘亲从坡下走了上来,老远小花就叫上了:“小玉,我来啦。”说着,踩着积雪蹬蹬蹬的跑了上来。惹得背后的小花娘直叫小心。

    李紫玉赶紧迎上去,亲热地招呼着:“大伯母,您来啦?您那么忙,还耽误您,真是不好意思。”

    小花娘哈哈笑着走上来:“这有啥耽误的?咱谁跟谁呀,这孩子,总是这么外道。宝英,你说是不是?”杨婶和小花娘都是林山村的姑娘,所以小花娘和杨婶说话很随意。

    杨婶也咪咪笑着:“可不是咋的,我正说她呢。你说这么大的事儿,我愣不知道,还是我们家金博出去玩,看见这老些人往这儿走,才告诉了我,我这才知道。”

    几人说说笑笑的走进了院子。

    几个和杨婶、小花娘说上笑话的小伙子,边干活边说笑着:

    “嫂子,今儿打扮的这么漂亮是不是知道我要来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