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万礼-《风帆战舰》
第(2/3)页
原来万礼是蓝澄推荐过来投靠我军的!信中卢若腾详细地介绍了万礼。
万礼,1612年出生在平和县琯溪,母早亡,幼年时被诏安县二都官陂富商张子可收为养子,取名张礼。
张礼生性倔强,机敏勇敢。少年时热心习武,喜欢打抱不平,得罪了不少富贵人家。
乡里族长多次逼迫,张子可无可奈何地打发张礼外出谋生。于是,张礼年轻时便到处闯荡,在谋生糊口之余,继续练拳习武,广交朋友。
明末崇祯期间,吏治**,乡绅肆虐,灾害频仍,民不聊生,不少地方燃起农民起义的烽火。为了反抗官府和乡绅的压迫,张礼同知心好友一共十八名,结拜为生死兄弟,合心为盟,同心聚义。为了表示“万人同心”,决心“以万为姓”,不论原来姓什么,都改姓为“万”。
大家推举张礼为首领。张礼改名为万礼,又称万大、万一、万九泽,号春宇。
他们揭竿起义,割据于诏安二都。后代的史学界称其为“以万为姓”集团。
起义军首先在诏安二都的官陂、秀篆之间的犁壁石大山中安营扎寨,招兵买马。后设总部于乌山西坡的九甲社长林寺。九甲社处于诏安、平和、漳浦三县结合部,长林寺则在“万山深处”,十分偏僻、隐蔽。
万礼为首的义军反抗官府,抗征抗捐,惩办乡绅,劫富济贫,几年之间,队伍从几百人发展到两千多人。还曾到一百多里外的广东饶平县夜袭黄冈城。在十几年时间里,诏安县牛皮径内的二都地区基本为其所控制。
满清南下攻克福建后,万礼同他的兄弟们不甘受外族统治,在据守诏安二都时,积极同“反清复明”力量联合,以抗御清朝。在义军控制的地区,不用清朝的年号,而奉南明政权的正朔。
蓝澄出兵剿平山贼、迫降山寨时,听闻他们的事迹后,派人传信给万礼,希望能招安他们。
接到蓝澄的书信,万礼考虑再三,就带着自己的弟兄赶来投靠郑成功。
看完书信,郑成功仔细瞧了瞧万礼以及他的部下,很是好奇。
传闻天地会就是由万礼的马仔万五道宗创立的。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抗满族人的欺辱压迫,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天地会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奉朱洪竺洪门真主,陈近南为军师,万云龙(一称郑成功化名)为大将。
现代洪门即称就是由天地会演变来的,现在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郑成功,但绝对没有几个不知道天地会或者洪门的,华人社团很多都是从天地会洪门旁支发展起来的。
鹿鼎记当中的那句——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也随着影视的传播被很多人熟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