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二章 其实很多人走这条路-《大汉女学堂》


    第(2/3)页

    “哦哦!收贿!”

    “不算吧!这是人情来往,都是同事。普通学堂的毕业生,可没有我们这么多资源,发展也有限,其实机运真的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力量。”

    “南彊南侧至今有三十六国,有罗布泊附近的鄯善,菇羌、且末、于阗、莎车等,我们姑且称之为南道诸国,北缘有姑师,在公主说的吐鲁蕃。

    尉犁、焉耆、龟兹、温宿、姑墨、疏勒等,位在南彊北侧,天山山脚下,称之为北道诸国。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后蒲额和东西且弥等。

    天山本身面积也很大,上面有很多冰川,并且会慢慢流下,变成清水灌溉土地。

    公主说的坎儿井,在三处地方有发现,但没有公主描述的那么长。但有发展的潜力。

    它们面积不大,多数是沙漠绿洲,也有山谷或盆地。人口不多几百个人能成一个部族,几千个人能够成为一个城邦,几万人就是受人尊敬的大国。

    在这里人多真的力量大,马贼也不太敢侵扰,但是那些几千人的城邦,动不动就换城主。

    城民倒是没有什么改变,对这个地方,一个城民能生产,能战争,还是比较重要的。

    居民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属于游牧民族跟农业民族中间,他们也生产谷物,耕作技术不好,但产量还可以。

    有的地方如且末又盛产葡萄等水果和最好的饲草苜蓿。

    苜蓿能让饲养的马吃后,能长得比较好,形成战力比较强的战马。

    对这个地方的人来说,马的性命颇为重要,也有价值,但要价没有汉人那么高。”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汉人和马的人口比例差太多了。而且马也能是生产工具。物以稀为贵。当然,养马在大汉更是麻烦事,没有那个条件。”

    白云蓝天绿草,还有在绿草浮动的驴、马、骆驼。

    在未知的地方,还有玉石、铜、铁等矿产。

    有的已经被发现,当地居民已经懂得用铜铁铸造兵器。工艺技术,甚至有些城邦已经达到极高点。

    但文化在沙漠里,终究会面临消失的命运。

    各国,虽然很小,但大都有城廓,城廓是重要的防御体系,在绿洲无比的重要,住在城廓以外的人,生命没有保证。

    他们的主人称为国王,国王以下设有官职和占人口比重很大的军队。

    军人在这里,显得特别重要,要养这么多军人,当地的赋收就少不了。城主也就是国王,也不敢减少军队。他们的军队并不是没事做,时常要打击马贼,或者被尸拌贼打击。

    只有消灭附近的马贼,这个城市才能稳定。

    张骞出使西域以前,匈奴贵族势力伸展到这里,只是时代改变,但这块土地,永远会有新势力。

    新的草原民族,或者是大汉开始对土地产生新的渴求。

    这里的小国,往往必须给予强大民族赋税,以争取存活的权力。

    大月氏是一个著名的“行国”,四十万人口,这个国家像一片云,年代久远,到处放牧着。

    他们曾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一再打败后,迁徒到伊犁河。

    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的故事不知道发生了没。

    这时候记载外邦人的事,年代往往模糊不清。

    张骞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钱汝君认为,不管以统治的基础,还是外邦的支持,都很重要。

    除非大汉做的出灭国的举动,让这地方充满汉人。

    汉人在现在,人数还不够填满大汉的土地。

    钱汝君再一次叹息,她不能像网文里其他的穿越者一样大展手脚,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她个性的过错。

    “该去大宛、乌孙、大月氏看看了。听说他们的马不错。”

    钱汝君跟学堂岛学生说道。

    她倒是没有准备数万巨资,对方友好,她就友好,如果太过份,她不介意灭人国。

    在她眼里,大汉人是同胞,还能被她当人,其他人让她觉得落后的像个野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