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皇帝背锅-《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
第(2/3)页
看着众人的目光,王匡原本放下的心顿时有提到了嗓子眼了。而叶墨的沉默,更是让王匡觉得腿软。
叶墨环视帐中,看到了带着咄咄逼人的目光的武安国,看到了跃跃欲试的众将,看到了坐在主位上点头的吕布,最后,看到了双腿只打颤的王匡。
看着这些人,叶墨微微一笑,说道:“不杀王匡,那时有原因的。”
众人听叶墨这么说,顿时纷纷伸直了脖子,竖起了耳朵,打算听叶墨在说出一番大道理来。
“这其一,不杀王匡,是因为孔融才是联军的首恶。从董卓发诏开始,便是儒生所为。要知道,天下儒生,皆为孔子门生。孔融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那写诏之人,自然算是孔融的门生了。”叶墨说完,便两眼看着武安国。
这也能算理由?武安国脑洞大开,但是,要细说说的话,好像也是对的。“好,这算是杀我主公的理由,那不杀王匡的理由还没说啊。”
叶墨差点跌倒啊,这理由还不清楚么?“只惩首恶,协从放过”没听说过么?既然武安国都说这个理由不行,那自然就得再想一个理由了。
“这其二嘛,那个,这个,那个,对了。这其二是,王太守虽然身在董营,却心在汉。没错,就是这样。方悦将军领军,见我军杀到,带头后撤,这便是很明显的行为,王太守,是早有悔改之心,在王太守的影响下,其部下都这般的忠心于大汉,可见王太守之心。”叶墨这是越编越溜,最后就出来了这么一个理由。
“王太守,顺之前多有得罪,望王太守莫怪。‘身在董营,心在汉’,王太守高义啊。”叶墨的话说完,高顺便走到王匡面前,俯身认错,并大赞王太守的高义行为。
其他人见高顺如此,也是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王匡看着苦心为自己编造理由的叶墨,顿时热泪盈眶。而王匡此举,在其他人看来,更是体现了他在董营当中受苦颇深。此时得以回到组织,等到认可,故而落泪。
王匡庆幸自己不用死了,也是有感于方悦立功啊。看着方悦,王匡握着方悦的手,激动的点了点头,意思是:“干得漂亮,以后工资翻倍!”
方悦看着王匡,也是满脸的激动,点了点头,意思是:“这是我应该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