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成荫-《闺门春秋》


    第(2/3)页

    没想到陈叙这一番用心的安排无心插柳,带来了一件附加的益处。

    上巳节刚过,江浦县城内爆发了瘟疫,要是灵卉在城里。岂不急死人。

    江浦县城依山而建,最早夯土筑城,城垣十分简陋。而浦口地区雨量时大时小,丰水期和枯水期差距甚大。

    前朝某一年,“大雨。水骤涨,江溢,街衢可通舟楫,民庐漂没者甚众。”又一年,“大雨,县城水深三尺。”类似的记载,屡见县志。

    仇知县的前任孔知县曾开挖护城河,连通长江,城内污水总有个排放的去处。而城内家家户户的排水却没有个规整的办法,像褚家这样的大户。自挖暗渠连通城外护城河,而百千小户无钱如此大兴土木,临近主干道的街巷还好,而巷弄深处的黄鳝沟、虎家塘等地则长年臭水肆意。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暖风和煦,也加速了蝇虫滋生,瘟疫也就此传播开来。

    县衙刚收到有人得瘟疫的通报,不出三天就有人病死,小儿身体羸弱。最易染疾,一时家家户户如惊弓之鸟。

    陈叙顿时忙得脚不沾地,一边写奏报,一边安排人手处理深埋尸体。又一边组织浦口地区的药铺医馆行动起来先行自救。

    等应天府派了药材和大夫下来,局势已基本控制住了,大家合力扫尾,进程很是顺畅。

    这场看似来势凶猛的瘟疫最终被县太爷陈叙以雷霆手段扼杀在了萌芽阶段,保住了一城百姓的身家性命,也阻断了疫情往临近州县蔓延。

    府尹大人惊喜万分。亲自写了折子替陈叙请求嘉奖。当然了,瘟疫处理得当有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位知县大爷的爹可是当朝首辅,好不容易有机会结下善缘,自然要一把抓住。

    这都是后话。

    当时瘟疫四起,城中人家多出城避祸,江浦老宅各房在城外都有庄子别院,长房、小三房、老二房都去了珍珠泉别院,小二房将孙女交给了小三房照顾。

    二老太爷怎么可能放弃这么个露脸的机会,带着二老太太,儿子媳妇孙子,留在城中帮忙,号召褚家各房也出钱出力,褚秀苡也跟在二老太爷身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