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动与静-《超品学士》
第(2/3)页
“你真的没感觉到枣树在动吗?你再好好想想?”江云继续“诱惑”道。
对方的神情看在眼中,就是活脱脱的一个把人当猴耍的表情,那位仁兄咬牙切齿,真要出离愤怒,暴起发作了。
“枣树若是没动,它怎么会无缘无故到了你的身边?你再好好想想吧,枣树真的没动么。”耳边某人带着“诱惑”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那位仁兄神情现出几丝迷茫,仿佛被催眠了似的,眼眸中闪现过一阵艰难挣扎的复杂光芒,最后鬼使神差的说出一句道:“是的,枣树动了,枣树真的在动!”
这话一出,人群一片哗然,这位小哥还真“蛊惑”成功,让这位仁兄相信,枣树在动了?有觉得有趣的,都嬉笑不已,但也有人没有笑,反而露出一副若有所思之色。
“回答正确!”现在的江云,一副蛊惑猎物成功的狐狸表情,又接着道,“在你的眼中,动的是枣树,在枣树眼中,动的却是你。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运动是相互的,没有绝对的动和静,就看你拿什么来作参照物了!”
江云掷地有声的话语,响荡在四下,人群中的嬉笑声越来越低,更多的人露出侧耳倾听,若有所思的神色。这人好像说的有些道理,不像是在插科打诨,逗大家乐子啊。
“若是大家不明白的话,我再举一个例子。王秀才和李秀才同乘一驾马车中,道旁一位张举人却在走路……”
这都什么例子,秀才坐着车,举人倒是走路了?众人心中编排,但这只是细枝末节,不必多理会,大部分人都被江云先前的话所触动,继续侧耳倾听下去。
“张举人看到马车驶过来,越过了他,又渐渐向着前面驶去,毫无疑问,在张举人的眼中,王秀才和李秀才都是动的,同样的,在王秀才和李秀才的眼中,张举人也是动的……”
“现在问题就来了,王秀才和李秀才都安坐马车中,那么在王秀才眼中,李秀才是动的,还是静的?在李秀才眼中,王秀才又是动的,还是静的?”
这个问题一出,全场顿时变得一片安静,先前一些少许嬉笑的声音也彻底不见了,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被江云的这个问题所吸引,思考起来。
被人群吸引过来的郑东白,郭茂,谢奕几人,见到江云自然认出来了,心说这不就是当初在天一阁,那位臭名昭著,劣迹斑斑,无耻抄袭之徒吗,原来在这里“妖言惑众”的就是他?
几个人正要出言呵斥,揭穿此人的不堪面目,这时听到了对方的这番问话,一时也愣住,这话听着简单,但其中似乎隐隐含着微言大义啊?一时他们也顾不得找茬了,反而在那里仔细思索起来,世事洞明皆学问,这说不定就是一个有所进益的契机。
走过来的崔清妍也恰好听到了这番话,露出惊讶之色,毫无疑问,这个问题颇有些玄奥?当下也顾不得其它,立时就站在那里,凝眉仔细思索起这个问题,那两个秀才,到底是动的,还是静的?
没过多久,人群中倒是有人大声答道:“依我看,在王秀才眼中,李秀才是静的,不是动的,同理,在李秀才眼中,王秀才也是静的,不是动的。”
“回答正确!”
江云又露出一副蛊惑猎物成功的狐狸表情,笑吟吟道,“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在张举人的眼中,王秀才和李秀才都是动的,而在王秀才和李秀才各自的眼中,对方都是静的,不是动的呢,这是何道理?那么到底王秀才和李秀才是动的呢,还是静的呢?”
这个问题一出,全场又是彻底一片安静,所有人一时哑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是啊,这王秀才和李秀才,到底还是动的呢,还是静的呢?
这个现象很普遍,但好像还从来没有先贤大哲,观察到,思考过这个问题?
当然场中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就是一个无聊的诡辩罢了,这样的事情,在一些学术辩论中很常见,比如昔日稷下学宫的“白马非马”之辩,庄圣跟惠圣的鱼乐鱼不乐之辩等等。
郑东白,郭茂,谢奕等就是持这种想法的,先入为主的成见,让他们认定眼前这人又在搬弄才学,哗众取宠了,一个品行不堪的无耻抄袭之徒,能有什么真正的真知灼见,知道一点皮毛就出来炫耀了,说不定这点皮毛都是道听途说而来的。
“很明显,王秀才和李秀才都是动的,说他们是静的,只是一种错觉,一个不值一哂的诡辩罢了。”一个清朗的声音此刻响了起来,正是那郭茂所发,他实在看不过某人又在这里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