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到这儿,林天宝缓了口气,起身走到饮水机前接了一杯水轻轻地抿了一口,又回到沙发上坐着,继续说道:“既然我小时候有那么多问题要问?其他小孩子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有无数问题要问呢?世上孩子千千万,我们的问题累积在一起会有多少呢?‘一百个为什么’是不是太少了?‘一千个为什么’、‘一万个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百万个为什么’,这些名字全都在我脑海闪过,最后我选择了‘十万个为什么’。” 阮蓉蓉听得很认真,同时也在沉思着,敢问世上谁没有经历过小时候?她也是从小时候过来的,她小时候同样有很多问题,甚至有不少问题让父母语塞,或许那时候,在父母心里,她就是个淘气的熊孩子,一天怎么会有那么多让人头痛的问题呢? 小孩子的思维天马行空,想到问题马上就问,不会有种种顾虑,而问出的不少问题真的让人啼笑皆非,譬如“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上飞?”、“为什么恐龙会灭绝?”、“为什么航天飞机要垂直升空?”等。 在大人的思维世界里,这些不都是应该的吗?虽然有些问题大人们也不甚明白,但是在这些大人已知的认知中一切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至于根本原因,他们没有深究。 故此,当小孩们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时,大人们自个也不明所以。 大人们答不出孩子的问题会不会觉得很丢人呢?久而久之,他们是不是会厌烦现在的小孩为何会有那么多为什么呢? 阮蓉蓉是过来人,最有发言权,在她小时候,父母没有满足她的求知欲,待她为人母后,同样没有满足儿子的求知欲。 现在想想,这样的循环真可怕,称之为“恶性循环”一点也不为过。求知欲应当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培养,人一旦失去了求知欲,那就缺少了一种探索精神,试问这样的社会还会发展和进步吗?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求知欲,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会去读书补充知识,在这个自我摸索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了发明创造! 没有发明创造,人类社会只会在原地踏步,想想他们现在还生活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那该有多么可怕啊? 如果这个世界有了《十万个为什么》,把世上所有“为什么”通通凑在一起,那么大人会不会带着孩子一起去追寻那么多为什么呢? 阮蓉蓉站在为人母亲的角度思考,答案是——她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