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洋好像完全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一怔才接了步摇,又看看高澄,笑道,“原来是大兄拾到了。” 高澄笑道,“美人都是你的了,步摇自然也是你的。” 高洋爽快地接了步摇笑道,“大兄真爱开玩笑。”说完便向庭院中走去。 择定了吉日,大魏军队终于向西而发了。谁也不知道前面会是怎么样的结果,不知何日何月再踏上归程。也许有的人会回来,也许有的人将永不再归。但不管结果怎么样,值得放手一试的事就必须要去做。哪怕是错的,哪怕因此而铸成大错,也可能胜负早就注定。 娄妃看着儿子在冬日里只穿着单薄的袴褶,外面一件护心的两裆铠,束发而未带兜鍪,将要上车而去,心里忽然止不住地心酸。儿子自己是浑然不觉一般,对着她时面上微笑。也许他心里明白许多,只是他不愿意对她讲。 “阿惠。”娄妃排开众人,此时此刻她眼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只是娄妃甚是明白,眼目众多,她若是忧思过重,思量过深,既分了儿子的心又不能为儿子立威。她只是淡淡笑道,“儿若归来时便后继有人了。” 娄妃的声音不大,话也不多。但是这一句话里的意思太多了,这话的意思也太深了。也只有娄夫人才能仅仅用这么短短一句话就通统点到,又寄托了这么多的心思。 高澄听了好像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最后只看着娄妃说了一句,“母亲放心。” 娄妃表面上是在告诉儿子,他的嫡妃冯翊公主元仲华在他归来时会为他生育嫡子。实际上是让儿子在心里有牵挂,有期望。她描绘的何曾不是儿子得胜而归时天伦之乐的美景。也是因为她确认,儿子不久就会归来,这个得胜不会太久的,因为世子妃元仲华的生育之期只有数月之遥。 高洋在母亲身边并不很远的地方,看到这一幕默默转身离去。此时此刻他尽管可以黯然,不会有人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同样是儿子,哪里有道理可言?母亲心里最看重的人还是长兄。对长兄的期望不是对他的期望,对长兄的关注不是对他的关注,对他的要求也不是对长兄的要求。 他心里是矛盾的。长兄以家国之重相托,分明是看重他的。可是他居然调戏他的新妇,显然又是完全视他如无物的。长兄着力培植他,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他又明白是看轻他的,在长兄心里自己是少主他只是以后的家奴。高洋心里纠结得如同一团乱麻。他可以快刀斩乱麻让父亲刮目相看,可是这也没有用,父亲从来就没有动摇过废弃长兄改立他为世子的心思。他心里的这一团乱麻是无论如何都理不清的,以至于让他几乎要纠结到疯癫的程度。 “太原公。”忽然嘈杂中传来一声呼唤。 高洋猛然一颤,回头一看,是杨愔。 “太原公何以早早离去?应当随着王妃送大将军踏上征程,然后护送王妃回府第。”杨愔追随上来和高洋并行一边劝道。 “那又如何?母亲眼里只有大兄,我在与不在有何不同?”高洋一边走一边看也不看杨愔,语气里竟带上了一丝赌气的味道。也只有在杨愔面前他才会略微露出本色。 “太原公错矣。”杨愔竟不顾体统地一把扯住了高洋的衣袖放低声音道,“王妃眼里只有大将军是应当的,不仅王妃,太原公眼里也要如此,太原公眼里、心里也只有大将军才对。太原公不是对大将军尽心尽力,是对高氏少主尽心尽力,对大魏社稷尽心尽力。王妃看不到不要紧,但是别人一定会看到。如此一来太原公才能日渐突显,无可取代。若是一平而顺,太原公将来是辅国之重;难保不会有非常之变……”杨愔顿住了没往下说。 高洋瞪着杨愔。他没说话,但是杨愔的话却深深地击中了他的心。 “太原公如此对大将军,以后别人也这样对太原公。”杨愔看着高洋。 “汝怎么对大兄,又如何对我?”高洋恨恨道。他心中的恨就是从来事事都是长兄在先,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拂掉长兄的影子来对他。 “下官只知道如何对高氏少主。”杨愔想都不想,一点都没有犹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