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鬼道极兵-《黎天记》
第(2/3)页
荆叶心中没由来的一颤,原来这鬼道极兵阴冥轮回镜之中竟是化出了一方幽冥地府!
荆叶素闻过了鬼门关便是黄泉路,今乃一见,果不其然,又听说黄泉路也叫‘火照之路’,原是在黄泉路上只开着一种花,火红似火,衔接而去,似红毡火毯,延绵不绝,名为‘彼岸花’。
一刹那荆叶蓦地响起自己先前见了鬼巫黑雾中涌出的鬼差,神海中便产生幻象,一片火红花海,此时再看可不就是这一条火照之路。
荆叶向前才行几步,果见路旁火红花朵延绵不尽,花瓣反卷如龙爪,此刻火红光芒非常耀眼,而在这一片火红花海之中,又升起一片碧绿迷蒙光景,红绿交织,整个天地似乎都起了变化。
荆叶心中担忧追风狼骑军、祁烈和玄龙,顾不得欣赏这幽冥盛景,一路便向前冲去,及至尽头,猛地望见一条河流自西南流走,细观之下发现这一条洪流与普通河水大相径庭,倒像是火焰山地心岩脉中那一片红海。
涛涛血河奔腾流走,其色血红,腥浊污秽,更有幽咽悲恸之声出于其中,魂哀魄泣,不绝如缕。
“这大概就是忘川河了吧!”
荆叶自言自语,想起喜公公先前所言‘北岭阴眼’四字,荆叶曾在羽化山璞玉道场读《山海经》、《地理志》,对于浩土四海五域诸多奇闻异志都有所耳闻,这其中便有关于天帝莫翊开天创立三界之初关于‘阴阳眼’的记载,传闻三界相连相同之地,便是所谓的阴阳眼。
阳眼上接天界,位于人间四极之地,莫翊大帝创立三界六道往生轮回秩序,五百年一次的仙路飞升都会在四极之地开启,后来紫薇陨落,天界出了变故,这飞升天道的仙路便只剩下南极滨仙岛,传闻中由紫阳大仙镇守!
因此南极滨仙岛可以称为人间的阳眼。
而阴眼与阳眼相对,乃是轮回往生,魂魄转生直达幽冥地府之路,据说在北岭昆仑万里山峦之中有一处鬼湖,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出现时方圆千里一片呜咽鬼嚎之声,万里疆域阴森可怖一片死气,这一处时隐时现的湖泊便被称为阴眼,直达幽冥地府。
魂魄往生沉入阴眼鬼湖之中,便来到鬼门关前,入黄泉路,上奈何桥,渡忘川河,而在三生石前看三生过往,之后饮一碗孟婆汤,忘却前世今生,杂念烦恼,或入轮回,或入地狱,浮生便彻底到了尽头,算是真真切切的一生结束,死了。
荆叶心中自忖,又向忘川河上看去,一座巨桥横于河上,其桥分三层,从上至下色由黄转黑,渐渐暗淡。桥宽四尺许,桥面呈弧形,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最上一层中间则悬一匾额,上篆刻‘奈何桥’三字。
忘川河中鬼魅翻腾,悲痛哀嚎连成一片,荆叶定睛望着奈何桥,不禁细细度量,世人常说奈何桥凶险难测,若生前做尽善事,便可从上层走过,自是相安无事,或可过了此桥,来世投胎转身,便有富贵亨通之运;比之,又一些人生前亦正亦邪,生于阴阳之间,既非仁人君子,秉天地之正气,清明灵秀,是为阳,亦非罪恶小人,秉天地之邪气,残忍暴戾,是为阴,然此等之人,及见之功名利禄,美女钱财,便想方设法,百般索求,及见之老弱病残,瓮牖绳枢,又不忘伸以援手,扶危济困,此些人便从中间而过,虽亦可有风险为难,但终化险为夷,保全平安;至末层,便过得是那些大奸大恶之人,走过时,河中鬼魅便伸手索魂,将其拽如忘川河终,饱受血污腥秽之苦。
正是,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河桥。
可以说这些传言或真或假,对于人间众生而言却是公平正义的体现,然而九黎的妖魔是没有权限的,他们身死之后,魂魄归入地府,不能走这一条火照之路,上奈何桥,渡忘川河,只会被无尽恶鬼缉拿,捉去十八层地狱,受那业火焚身之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