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郦的求助-《汉末召虎》


    第(2/3)页

    一道寒光闪过,董璜拔出腰间长剑,直接刺进了李良的胸膛。

    “呃……公子……”

    看着李良不敢置信的神色,董璜面无表情的道:“我本就知道汝是别人派来的,只是丁宫伏法,我才知道那个幕后黑手是丁宫。丁宫做不了的事,我来做,但你到了该死的时候了,陪他去吧,也为本公子夫人陪葬。”

    “好一个董璜……我早该走的……”李良脸上露出悔意,气绝身亡。

    董璜拔出长剑,面无表情的擦拭着剑上的鲜血,看向南面:“张辽,汝一个并州子,如何竟敢奴大欺主,压到本公子的头上……夺美之恨,弩箭之胁,拳脚之痛,恶言之辱,本公子从未或忘!”

    ……

    司隶校尉府中,一片欢喜,只因今日是“腊赐”之日。腊赐者,顾名思义,就是在腊月赏赐钱物,以备过年之需。两汉以来就有天子岁末对朝臣腊赐的定例,依照官员等级的不同,“腊赐”的数量多寡不一。大将军、三公待遇最优,钱各二十万,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进、候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三万,侍中、将、大夫各二万,千石、六百石各六千,虎贲、羽林郎三千。

    张辽虽然是司隶校尉,名义上属校尉级别,但地位却在九卿之上,因此他的腊赐放是按照九卿的待遇来的,是十万钱。

    只是又因董卓铸小钱,搞的关中物价飞涨,原本一二百多钱一石粮食,如今却飞涨成万钱一石,上涨了足有百倍。

    所以今年的腊赐是折合成一半钱、一半粮米放的,否则十万钱原本能买近千石粮食,如今也就只够买十石粮食而已。

    张辽的俸禄被扣,但腊赐属于福利,却不在被扣之列,因而他得了五百石粮食和五万金钱。

    对于这些金钱和粮食,他全部交给了荀攸处理,自己留了一些,给蔡府送了一些,给荀棐府上送了一些,其余的三成分给了执金吾衙署的缇骑和持戟,七成放给了手下属吏和司隶,令手下之人无不欢喜。

    物价飞涨,使属吏和士兵的俸禄也廉价起来,一石粮三四十斤,张辽的这些粮米,足以让他们过一个好年。

    正在分粮之时,6续有几个人到了,又过来一些牛车,载满了粮米,张辽一问,才知是大司农周忠、京兆尹司马防、五官中郎将伏完、尚书仆射士孙瑞几个交好的官员派人送来的,却是知道他被扣了薪俸,又听说他将腊赐都分给了手下,因此送些粮米与他。

    这是岁末的礼尚往来,倒也正常。

    不多时李儒和田仪也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官员是亲子送粮米来的,却是奉车都尉刘璋,益州牧刘焉之子。

    刘焉是灵帝在世时任命的四个州牧之一,不过他出任益州牧之时只带了长子刘瑁入蜀,其余三子刘范、刘诞、刘璋都留在朝中,西迁之时,三兄弟也到了长安。

    其中又数年幼的刘璋性格最是懦弱,常被别人欺负,张辽曾遇到过一次,帮了他一把,又闻言劝过。从那以后,刘璋就自以张辽为靠山,常来拜访张辽。张辽也乐得指点他一二,一来二去倒是熟络了不少。

    刘璋的奉车都尉虽然是闲职,但官秩却与张辽等,因而腊赐丰厚,给张辽送来了不少,张辽又分给了部下。

    李儒和田仪见状,无不暗赞张辽慷慨大气,曾几何时,董卓也是如此,每次获得了战利品都会分给众将士,自己分毫不留,故而得到将士爱戴。但如今的董卓早已不是当年,单只郿坞中就堆积了数不尽的金钱珠玉和粮米。

    如此情形,李儒和田仪也不由暗自感慨。

    张辽在院中设了酒,正与李儒、田仪和刘璋几人说着话,突然见执金吾丞皇甫郦匆匆而来,神色焦虑,看到李儒和田仪众人都在,不由欲言又止。

    张辽见状,哪还不知道他有急事,又不便被众人知晓,当即带着他来到了内堂。

    不想一到内堂,皇甫郦就伏拜在地:“还请府君相助。”

    张辽急忙扶起他,沉声道:“皇甫兄,究竟生了什么事?但说无妨,我定当全力以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