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处-《汉末召虎》
第(2/3)页
史阿道:“使君微服私访,我等未敢泄露使君行踪。”
张辽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看向一旁沉默的胡明,问道:“这位宋县令的风评如何?你可知此次解县的度田如何?”
胡明忙道:“宋县令孝名远扬,只是……性子有些软,百姓与豪强讼,多劝其和。此次度田,宋县令并未出面,倒是……”胡明看了一眼吕义:“吕家趁机又买了不少田地。”
一旁关平不忿的道:“便是他要强买我家的八十亩地,我与母亲不卖,他便几番强难。”
吕义忙道:“小人家中有些资财,田产又未满了使君所设限度,关家不过一口男丁,却有八十亩地,不合一人五十亩之数,故而小人想买过来……”
“荒田的价格很低吧?”张辽莫名其妙的问了句。
吕义面色微变,忙道:“小人不知。”
张辽看向史阿:“你明日便安排人去暗中查探宋县令,县丞与功曹史也查探一番,至于这吕义,将他这些家奴连同他的一些亲眷全部打入县牢,妇孺老人例外,切忌不要对宋方提到我的名字。”
“是。”史阿应了声,忍不住问道:“宋方莫非真有不妥麽?”
“我只是感到有些怪异而已。”张辽摇摇头。
史阿问道:“不知有何怪异之处?”
张辽笑道:“阿衡,身为督邮,监察数县官吏,与这些官吏天生就是对立的,你要面对的是盘根错节的关系,还有不少老奸世故的滑吏,因此要学会透过表层伪装的纱幕去看本质。”
史阿认真的道:“请使君指点。”他对张辽很是佩服,知道张辽的见识和谋略远远过他。
张辽呵呵笑道:“便说这宋县令吧,如何能透过纱幕看他的本质是好是怀,就先看他两个特点,一是以孝闻名,二是他任县令一职,所以你便要从这两点入手。”
看史阿若有所悟的样子,张辽继续道:“我为何怀疑这宋县令,只因为有一个最大的疑点,他孝敬母亲,无暇处理政事,倒也有情可原,但他属下还有县丞与县吏,如果他真有心,只要将命令传下去交由丞吏处理便可,根本不需要亲自动手,也不会妨碍他孝敬母亲,又怎会耽搁了政事?”
“不错。”史阿连连点头。
张辽接着道:“所以这里面便有一个很大的疑点,正是对于他本人而言。”
史阿有些迷茫。
张辽耐心的道:“阿衡,你可知朝廷数百年来为何要举孝廉为官吗?要知道,孝与廉,并不能代表能力。”
史阿疑惑的道:“不是因为德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