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杀-《汉末召虎》


    第(2/3)页

    牛辅不由赞道:“文远真重义之人也。”他对贾诩颇是尊重,因而看到张辽重用贾诩两个儿子,很是高兴。

    张辽呵呵一笑,沉吟了下,又道:“牛兄,小弟近几日要微服出访,查看下面各县情况,安邑方面还望牛兄招抚一二,郡府有郡丞王邑在,倒是不须多虑,唯有北部白波,仍有数股兵马,还要小心他们来袭才是。”

    牛辅点了点头,道:“文远不必担忧,不过汝要留下行程,若有变故,我立时知会于汝,破贼还是要靠文远才是。”

    张辽微微颔。

    牛辅又道:“依为兄看,汝这太守做的辛苦,既得罪豪强,还要微服私访,着实太累,何不如作为逍遥太守,只要郡中不乱便是。”

    张辽笑而不语,他不敢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但人的志向确实是各有不同的,牛辅为人性格优柔,甘于现状,进取心不足,或许这才是让董卓放心的地方。

    但他却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到了这个乱世,总要做出一番功业才是。

    张辽托付了牛辅后,便离开了安邑宫,到了太守府,带上郭嘉,去看白波俘虏。

    当日在闻喜一战,张辽与牛辅联合击破三万白波贼,白波渠帅李乐逃走,韩暹却被捉了,张辽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政务,并没有过来查看情况,只交给了张郃处置。

    事实上,他可以直接收编白波贼,充实实力,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准备改革军制,对未来的军事规划是走精兵战略,并非规模战略,宁可要两万精锐,也不要十万散兵。宁可训练出一支百战不殆、军纪严明的精锐,也不要动辄数十上万的规模。

    精兵战略有几大优势,一来机动性强,容易指挥,二来所耗粮草和军饷都少,对百姓的负担也小。如果是规模化,过数十上万百,那每次行军粮草就是一个极大的消耗,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百姓都是极为不利的。

    如此一来,实行了精兵战略,势必要提高将士的地位和待遇,包括军属的待遇,到时候士兵一职将会令很多人向往。

    如果将这些白波贼直接收编为士兵,那就会放纵很多人去做贼寇,因为做贼寇的代价太小了,而且投降之后就有做士兵的机会,还能享受高地位和待遇,何乐而不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