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国家行为-《远征欧洲》


    第(2/3)页

    “但是美国人和不会和法国站在同一立场。”秦致远并不看好美国和法国之间并不牢固的盟友关系。

    在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之前,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想严重泛滥,他们是谁都不帮,闷声发大财只顾做生意,只是后来德国没了钱,美国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选择站队。

    所以千万别认为美国参战是为了所谓的“正义”,他们只是因为没钱赚了,所以才想加入世界大战,想办法在战后再捞一把。

    如果欧洲还有钱买东西,美国人才不会这么着急参战呢。

    话说回来,如果不参战,一旦世界大战结束后,那战后的利益分配也就没有美国什么事了。

    “说真的,我不认为德国在战后对法国是威胁,如果法国在战后不过分苛刻对待德国的话。对于法国来说,一个潜在的对手正在壮大,那更值得法国重视。”秦致远隐晦的点明北方那头熊。

    “你是说俄罗斯?”福煦不以为然,因为不管怎么看,现在的欧罗斯都对法国没有任何威胁。

    德国强行施加在俄国身上的《布列斯特条约》,等于是直接肢解了俄罗斯,而素来以“铁血无畏”自称的俄罗斯布尔什维克默认了《布列斯特条约》的存在,并没有继续纠缠。

    俄罗斯这样做,等于是丧失了所有作为一个大国的尊严,法国人痛心之余也感到不齿。

    沙皇治下的俄罗斯是法国的盟友,是法国制衡德国的重要伙伴。失去了俄罗斯这个盟友,法国人现在没有安全感,所以现在法国的主流思想就是肢解德国。

    就像是德国肢解俄罗斯一样。

    “对,就是俄罗斯。俄罗斯人现在心中充满悲愤,可以想象,如果给他们时间,他们会爆发出怎样的能量。所以不要小看了俄罗斯,他们会成为一个麻烦制造者。”秦致远慎重。

    说实话,二战之后的苏俄绝对是恐怖的,不仅仅是欧洲,亚洲也笼罩在苏俄的阴影下,甚至远在美洲的美国也能感受到。

    俄罗斯人对土地的贪婪令所有国家都感到不安。

    所有人都必须明白一件事,俄罗斯人没什么底线,他们就像是流浪在北极圈里的北极熊,会攻击他们看到的所有生物。

    “这超出了咱们俩的决定范围。”福煦也开始感觉头疼。

    于是,福煦和秦致远决定去找克里蒙梭,同时也要把雷蒙·扑恩加莱折腾起来,这么大的事,肯定绕不过法国总统。

    此时已经是凌晨3点,但不管是福煦害死秦致远,都感觉没有丝毫困意。

    克里蒙梭也没有休息,他还在工作,身为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有忙不完的工作。

    雷蒙·扑恩加莱倒是已经休息了,但听到克里蒙梭、福煦、秦致远三人来意,扑恩加莱马上睡意全无。

    “说说看,你们的决定是什么?”扑恩加莱搞民主。

    “说实话,我们没有统一意见。派人去干掉鲁登道夫当然可以,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这么做。问题的关键在于法国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能得到些什么,这是我们不能决定的。”克里蒙梭神采奕奕。

    世界大战已经进行了四年,到现在,终于看到结束的曙光,克里蒙梭有理由兴奋。

    不管世界大战将以何种方式结束,都会是在克里蒙梭的任期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