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短兵相接-《远征欧洲》


    第(2/3)页

    没有直接拒绝,那就表示有希望,老雷诺不会逼迫秦致远,那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老雷诺对秦致远有耐心,并不代表别人也有。

    第二天,英国《每日电讯报》刊发了一篇文章,头版头条的加黑加粗字体清晰显眼《黄·祸》,副标题更加耸人听闻《华人的入侵》。

    威廉二世当时会那么说,主要就是因为华人庞大的人口。按照当时威廉二世的说法,一旦华人开始对外输出人口,那么四亿华人就会分散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任何一个地区,都会成为主体民族,这对于欧洲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其实这又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同,所得出的不同结论。但这种结论又无法反驳,总不能找到威廉二世,指着他的鼻子说:我们华人和你们不一样,我们不忘本,哪怕就算是出门讨生活也会落叶归根,和你们这些背宗忘祖随时抛弃故乡的薄情寡义的人不一样。

    这不是解释,这是骂大街。

    但令人可悲的是,在此时的西方社会,威廉二世的思想是主流。甚至美国人在30年前通过了一个《排华法案》,就是为了限制华人移民。

    当天中午,老雷诺给秦致远打电话,有议员在国民议会中提议,要把外籍军团第一师调往阿尔及利亚,同时重新研究科西嘉岛问题。

    果然,还真有坐不住的。

    如果说英国人的报纸秦致远还可以置之不理,那么当法国人注意到科西嘉岛的时候,秦致远就必须要做点什么。

    如果秦致远的部队被调往阿尔及利亚,同时法国人重新审视科西嘉岛的地位,那么秦致远之前所有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

    接到老雷诺的电话后,秦致远马上行动起来。

    报纸上的论点是打嘴炮,秦致远在英国也有自己的渠道可以发出声音,《泰晤士报》第一时间就对《每日电讯报》的文章加以驳斥,而且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

    《每日电讯报》创刊于1855年,爱德华·利维·劳森接手报纸后,《每日电讯报》的发行量超过30万份,成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劳森于去年去世,《每日电讯报》发生人事更迭,曾经的辉煌不再,最近销量连续下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