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方向正确-《远征欧洲》
第(2/3)页
潜艇探测器就是主动声纳,去年加拿大人开始研究,今年刚刚出现实物。在此之前,如果要探测潜艇,只能使用被动声纳,也就是被称为“水听器”的那玩意。
秦致远提出的要求已经接近后世驱逐舰的性能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建造的驱逐舰,即使到了二十年后的二战时期,依然不算落后。最起码可以承担一定的后勤工作。
“这样的话,吨位确实会增大不少,恐怕会达到一千吨以上,速度很难达到30节。而且需要重新设计,这可是个麻烦事。”加里终于露出愁容。
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加里为了提高报价故作姿态,英国人是很奸诈的。特别是当他们面对一向以老实憨厚而著称的军人的时候。
“没关系,回头我给你画个图,然后你们填充细节就行。”秦致远有自信。
哪怕上辈子是特工。秦致远也有自己的爱好,很幸运的是,各种船模以及飞机模型就是秦致远的爱好所在。可以说只要有充足的人力以及资源,秦致远能把辽宁舰给搬到这个时代来,当然了,那必须建立在忽视战斗力的前提下。
在一战前,已经有飞机出现,并且被运用到战争中。飞机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和潜艇一起,把战争变得更加立体化,更加复杂。
在一战之前,英国人就把三艘渡轮改装成可以装载水上飞机的军舰,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这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虽然航空母舰的雏形已经出现,但因为飞机的作战能力有限,还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巨舰大炮”仍然是建设海军的主导思想。
秦致远没有义务去纠正已经跑偏的世界海军建设路线,秦致远只恨没有偏得更远。
哪怕是秦致远拿出设计图,也不会拿出来多好的,只要方便使用就行,甚至连现在军舰近乎垂直的舰首造型都不打算更改。
难看就难看点吧,秦致远想等到祖国有造舰能力的时候,再把新型的军舰设计图拿出来。因为自己的加入,秦致远相信,中国一定不会要等到21世纪才能拥有航空母舰,为了这个理想,秦致远会不惜一切代价。
“秦将军您还会设计军舰?”加里脸上写满了不信。
“一点点,你知道我名字的含义。”秦致远意味深长。
第(2/3)页